《旅游法》实施两月有小旅行社关门退市 旅游业正重新洗牌
◆旅游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最冷冬天﹄ 东南网12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崔晓旭/文吴晓平/图)终于,有人撑不下去了——厦门两家小型旅行社离开了旅游行业。 导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因为一部《旅游法》,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阵痛”。《旅游法》实施虽已两月有余,而“阵痛”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小型旅行社被逼出局。 厦门的冬天很暖活,而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温度却是“零下”…… 撑不下去 新法后两家旅行社关门 “《旅游法》实施才两个多月,已经有两家厦门旅行社注销不干了。”最近,厦门旅行社之间,流传着关于有人撑不下去的传言,难道是真的? 厦门市旅游局网站上的一则公告,证实了上述传言。 导报记者登录市旅游局网站发现:不久前,厦门钟南旅行社、厦门云之鹭旅行社有限公司提出注销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申请,得到了厦门市旅游局的同意,它们此前的旅行社业务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提起这两家旅行社,厦门市旅游协会相关人员还有点印象——规模较小,主要承接一些地接业务,还有少量国内团队。“国庆期间,来厦团队游客减少30%以上,这样的小社没业务只能关门了。”相关人员分析,公费出游得到遏制后,来厦公费团大大减少,小社的地接业务自然骤减。而国庆实施的《旅游法》,无疑是雪上加霜。 最冷冬天 旅行社接团暴跌八成以上 厦门的中小型旅行社,正在经历着最冷的冬天。来自旅游部门的一份摸底报告显示:新法实施的这两个月里,厦门各大旅行社的接团量环比骤减80%-100%。 “原来能接10个团的时间,现在只能接到2个团,有时甚至‘没开张’。”厦门春辉国旅总经理马志强坦言,实力较弱的旅行社想撑下去,确实很难。 接团量骤减,体现最明显的莫过于今年国庆了。因为新法实施,团费普遍大涨,出游热情大减,本该“火爆”的国庆,却颇为冷清。 这还不止,在团队大幅减少的同时,小型旅行社还受到同行的挤压。以前,大型旅行社主要做公费团,小型旅行社主要承揽一些低价团、“零负团”。今年初,“公费出游”受到限制,大型旅行社没了营收的重要部分,转而向小型旅行社的营业范围扩张。从实力看,小型旅行社自然不是对手。 重新洗牌 小旅行社面临“注销潮” 厦门旅行社的“注销潮”还没来,外地已经拉开大幕。 就在最近几天,陕西省旅游局注销4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停止经营旅行社业务;新疆旅游局整治下,21家旅行社、13家旅行社分社被注销。 据统计,截至9月底,厦门共有217家旅行社(含外地在厦分社),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旅行社。业者大胆预测:《旅游法》将让旅游业经历一场彻底的洗牌,厦门小型旅行社的“注销潮”,可能随时会来。“以前经济型的价格,现在可以住新装的商务酒店,今年旅行社利润压到了最低位。”厦门市旅游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坦言,尽管加倍努力,但从目前的情形看,旅行社的严峻形势还在继续,小型旅行社“离场”者必然继续增加。 与其“等死”,不如求变 《旅游法》实施的这两个月,厦门旅行社矛盾至极——一方面,欢迎新法带来的透明市场;同时,也对新法的震慑束手无策。 事实上,新法的确扼杀了不少旅行社的恶习,但并不是要旅行社“坐以待毙”,缘何它们不多走一步,求新谋变? 比如,新法规定行程中不得强制购物,并不是说完全不能购物。在同样的政策背景下,外地就有旅行社开始小心“变通”:如果是企业、单位来报名的团队客人,旅行社会事先沟通,在旅游合同的附加条款中注明,到达目的地后再与团队签订类似免责声明的补充协议,表示团队所有客人都同意进购物店。 比如,新法规定“一价全包”,不得在行程中增加收费项目,并不是要求旅行社一定要去收费项目。同样的政策下,北京不少旅行社将以前匆匆而过的逛胡同做精、做细,把逛北京胡同也作为主要行程之一。 为什么外地旅行社想着要以变应变,而本地旅行社却只是原地埋怨? 所以,与其在抱怨和等待中“死去”,不如在谋变和探索中“活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