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人查为何还是吵?不文明施工背后三大难除因素
东南网12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思亲/文 吴晓平/图)在美梦中被施工噪音吵醒可不是一件美妙的事。近日,家住火车站附近的杨女士就遇此烦恼,更为不妙的是,虽向有关单位多次投诉,同样的噪声仍夜夜出现。 这段时间,岛内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不少和杨女士有同样遭遇的市民在向本报投诉的同时,也在质疑——既然日日有人巡查,为何响声震耳、粉尘乱飞、污水乱排等不文明现象却屡禁不止? 为此,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些不文明施工的背后,有三大难以消除因素。 原因一 违法成本低,罚款“不痛不痒” 查看历年的施工扰民现象,“工地噪音”无疑是“头号杀手”。根据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统计数据,在今年前10月份查处的1899起各类违法施工行为中,噪声扰民一项就占了1128起。对此,一名负责管理施工违法行为的执法人员透露,噪音难消,一个主要因素是较低的违法成本。 执法人员说,根据相关规定,施工违法的罚款额度在1000-10000元左右,但多数情况下,罚款金额都集中在1000-2000元间。而在今年厦门前10个月的1128起噪音扰民中,总的罚款金额也仅为117万元。 对此,一位施工人士透露,对于一些违法施工的单位来说,只要不出现大的事故,罚款两三次不成问题。 原因二 新工艺太贵,企业觉得不划算 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更有效的降噪和除尘技术,在厦门很少有施工单位会主动采用,多数都选择简单处理度过施工期。 “比如围挡,现在一些城市在挖掘机等大型器械周围,已开始采用隔音和降噪效果更好的围挡技术。” 执法人员说,再比如除尘,目前厦门的施工单位多用传统单一的喷淋手段,效果一般,而在一些城市,已使用“胶膜”技术,即为施工尘土喷洒特殊物质,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粉尘扩散。“那些工艺成本太高,投入大,用了不划算。”施工人士说。 如此一来,一方面是施工违法成本低,一方面是新工艺成本高,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效果甚佳”。 原因三 低成本招标,工程“快”字当先 另一个原因是,多数施工单位在工程招标时,倾向于低成本招标;在具体施工时,为了赶进度,则贪图一个“快”字,给野蛮施工预留更大空间。 执法人员坦言,现在厦门有200多个工地,重点工程“数不胜数”,为保障这些工程快速顺畅进行,在对违法施工管理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根据规定,若未取得环保审批,施工单位在12点至14点30分以及22点至6点这两个时间段不能施工,但一些重点工程影响大,在夜间更方便进行。 为此,专业人士建议,文明施工需要多部门配合,应尝试推广一些新的防尘降噪工艺,同时制定完整的规范,理清各部门职责,严格执法,甚至出台类似于“安静法”等专门的法规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