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籍化学家蔡启瑞院士喜迎百岁 十余院士排排坐
人物名片 蔡启瑞(1913- ),厦门马巷人。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5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回到母校厦大任教;1958年秋,在厦大组建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开创了中国催化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基地;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蔡启瑞和学生们在一起(翻拍)常海军摄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巧恩 通讯员 李静)“敬爱的老师啊/我要为你献上一支歌/鬓发如霜/热情似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合唱团悠扬歌声穿越百年:一个世纪前的今天,厦门马巷一户华侨人家新添一名男婴,后来,这个孩子成长为中国著名的分子催化专家,人称“化学一代宗师”。他就是蔡启瑞。 蔡启瑞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厦大资深教授。昨天,厦大举办蔡启瑞院士生日暨催化学科创立55周年庆祝大会,师生、宾朋满座。在前排就座的十余院士最是亮眼,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共祝化学宗师百岁春秋,誉满南强。 彼时,蔡启瑞正在医院病房静养。此前,在面对校园记者的镜头时,这位在中国科教界有着“像一泓清泉那样透彻”之称的大师说自己的百岁生日愿望是:“希望厦门大学越办越好,催化学科蒸蒸日上。” 蔡启瑞1937年毕业于厦大并留校任教,10年后,作为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的20名公费生之一,他求学俄亥俄州立大学,1950年拿到博士学位;1956年重返祖国,回到母校厦大;1958年秋,蔡启瑞在厦大组建了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开创了中国催化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基地。 来自南京大学的陈懿院士昨天作为嘉宾之一在庆祝大会上发言,他说蔡先生除了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外,其高尚人格最为人所敬仰,“在名利面前,蔡先生不是争,而是退让。一个人做几件高风亮节的事不算什么,而蔡先生一辈子事事如此,很难很难。” 今年4月,时值92年校庆,厦大首颁奖教金最高奖项——“南强杰出贡献奖”,专门用于奖励对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蔡启瑞是两名获奖者之一,颁奖词写道:“……催化学科,他是奠基人;物化研究,他是引领者;工科发展,他是开拓者。他呕心沥血,携手攀登,圆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化学梦’……他为人平和,谦逊礼让,如清泉般透彻。他以身作则,提携后辈,像泰山般厚道。古人赞曰‘仁者寿’,先生以百岁的实践证明古人之云然也!” “蔡启瑞教育发展基金”昨天同时成立,截至庆祝大会召开时,已筹集各方捐赠资金近400万元。 一代宗师 留美博士44岁改行 开创中国催化科学 晨报记者 陈巧恩 通讯员 李静 厦大教授万惠霖院士30年前是蔡启瑞的研究生。昨天的庆祝大会上,这位年过七旬的学生念念不忘在物资奇缺的困难时期,老师蔡启瑞买来肉罐头为生病的他补充营养。“蔡老师送我肉罐头我一辈子都记得。” 连续六年申请归国 据介绍,蔡启瑞于1950年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但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政府规定在美留学的理工科中国学生不准返回中国,他不得不滞留在美国。此后六年,他不断递交申请,终于在1956年回国。 中年投身催化学科 据蔡启瑞的学生陈德安介绍,蔡先生在美国主要是研究晶体结构,但他回国后觉得催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很重要,因此毅然转行。当时,蔡启瑞已年过四旬,改行意味着从头再来。1958年秋,蔡启瑞在厦大组建了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开创了中国催化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基地。此后,蔡启瑞奋斗在催化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为中国开创催化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作出了贡献。 自贴告示要求降级 1956年夏天,蔡先生从美国归来,厦大聘他为二级教授。蔡启瑞张贴了一张告示,大意是说他刚回到厦大,尚未做出什么成绩,学校就给他二级教授的待遇,他觉得不敢当。 根据相关媒体2008年的报道,蔡启瑞有4个儿女,上世纪80年代初,常在家的有3代6口人,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逢年过节,他只好跑到其他老师家里借宿。直到后来学校兴建了大批教工宿舍,他才搬进新居。 厦大化学系教授陈笃慧是蔡启瑞的儿媳妇,她说,生活中的蔡启瑞,热爱文学诗词,象棋桥牌水平不低,钟爱音乐。 相关新闻: 一生最爱实验室 中国催化科学泰斗蔡启瑞院士百岁
东南网12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一生致力于催化科学的研究,他在厦大领衔创建中国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厦大催化教研室,他主持开展的多项科研项目领航国内催化学科发展,发表论文190多篇。 终于,这个脸色苍白、说话低柔的老人凭借自己的学术以及淡泊名利的厚道人品,让整个中国教育界和科学界心服口服。他就是蔡启瑞院士,中国著名化学家、分子催化专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今天,是蔡启瑞100周岁生日。昨天,厦大举办蔡启瑞院士百岁生日暨催化学科创立55周年庆祝大会,并举行蔡启瑞基金捐赠仪式,要将蔡启瑞精神不断传承。 蔡启瑞语录 ●“我急于回国,除了觉得有责任为当时落后的祖国做点事情,还为了国内的寡母。” ●“我的手不灵了,今后不能打电脑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是,现在身体不允许了。” ●“只要我还能动,脑子还能思考,我就要出来,去推动这些项目的研究。” ●“其实,我这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 曲折回国 为了祖国,也为了国内的寡母 1913年,这位后来被公认为“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在同安马巷一个贫苦家庭。受惠于陈嘉庚先生的资助,他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1937年从厦大化学系毕业,1947年被厦大选派到美国留学。虽然条件简陋,但他用了3年时间就获得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当蔡启瑞踌躇满志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时,赶上朝鲜战争。当时美国政府禁止在美留学的理工科中国学生回国。 之后,蔡启瑞连递了六年的离境回国申请,直到1956年才拿到离境签证。回国前,他来不及办保险金手续,也没时间去领一笔优厚的薪金,因为他必须日夜收集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才能把几年来的实验数据都拍成照片,全部带回祖国。 除了觉得有责任为当时落后的祖国做点事情,蔡启瑞说,“还为了国内的寡母”。这就是他心急回国的理由,简单、朴实。 从头开始 年过四十转行,从事催化研究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还十分落后,要改变这一现状,催化科学是关键。而在那时,我国的催化科学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于是,时年44岁的蔡启瑞毅然放弃已有建树的结构化学领域,转行从事催化研究,只因“祖国需要”,尽管这意味着他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年过四十转行,蔡启瑞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德高望重,是用夜以继日的执着与坚持换来的。 厦大化学系教授王野曾是蔡启瑞的邻居,他说,蔡先生一直执着奉献,“好几次夜半,我被先生叫去处理电脑故障,总见到先生仍在伏案工作,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为了总结他的学术思想为后人所用,2010年,已97岁高龄的蔡启瑞还常在电脑前打字到午夜,给《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中“蔡启瑞”篇的撰写者提供了近三万字的电子版参考资料,以致他的双腿和脚肿得让人不忍目睹。该文稿经他过目,共来回修改了27次之多。 虽因2011年春摔倒住院卧床不起,但蔡启瑞仍思维清晰,心系未竟的科学研究事业。他说,“我的手不灵了,今后不能打电脑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是,现在身体不允许了。” 这就是他的治学态度,细致、严谨。 百年心声 一生最爱,只是一间实验室 在大家眼里,蔡启瑞一生平和朴实、谦逊礼让、学风正派、为人正直、淡泊名利、与人为善,从没有过“敌人”。而在蔡启瑞长媳陈笃慧眼里,他是个慈父,是导师,也更像朋友。 陈笃慧孩提时,就与这位“蔡伯伯”比邻而居,但直至中学时代,她才知道“蔡伯伯”原来有很多“超人”故事,包括他写给父亲信中的优美字句,后来不断在陈家传诵。 后来,“蔡伯伯”成了公公,陈笃慧与蔡启瑞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她说,蔡启瑞年轻时兴趣很多,只是后来事业繁忙,许多爱好被搁置了。“他热爱文学诗词,象棋、桥牌的水平也不低,他对音乐的钟爱很出乎我的意料。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晚上,他邀请我到家里欣赏音乐,当《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响起,他会不时地解说其中的奥妙,介绍它们引发的共鸣。”这也让陈笃慧悟出了跳动音符和科学家构思之间的奇妙联系,一张一弛间,相得益彰。 陈笃慧回忆,“他(蔡先生)很认真地对我说过,‘其实,我这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也许,这就是学问与人品兼修的蔡启瑞先生百年科学人生的真实心声。 |
- 2013-12-01厦门籍作家高云览纪念文集《永远的丰碑》首发
- 2013-12-01厦门籍作家高云览纪念文集《永远的丰碑》首发
- 2013-09-07郭鹤年蝉联全球榜闽商首富 厦门籍富豪仅3位上榜
- 2013-07-15厦门籍中国远征军老兵洪发祥陋室严重渗水
- 2013-07-15厦门籍中国远征军老兵洪发祥陋室严重渗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