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籍化学家蔡启瑞院士喜迎百岁 十余院士排排坐
蔡启瑞语录 ●“我急于回国,除了觉得有责任为当时落后的祖国做点事情,还为了国内的寡母。” ●“我的手不灵了,今后不能打电脑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是,现在身体不允许了。” ●“只要我还能动,脑子还能思考,我就要出来,去推动这些项目的研究。” ●“其实,我这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 曲折回国 为了祖国,也为了国内的寡母 1913年,这位后来被公认为“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在同安马巷一个贫苦家庭。受惠于陈嘉庚先生的资助,他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1937年从厦大化学系毕业,1947年被厦大选派到美国留学。虽然条件简陋,但他用了3年时间就获得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当蔡启瑞踌躇满志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时,赶上朝鲜战争。当时美国政府禁止在美留学的理工科中国学生回国。 之后,蔡启瑞连递了六年的离境回国申请,直到1956年才拿到离境签证。回国前,他来不及办保险金手续,也没时间去领一笔优厚的薪金,因为他必须日夜收集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才能把几年来的实验数据都拍成照片,全部带回祖国。 除了觉得有责任为当时落后的祖国做点事情,蔡启瑞说,“还为了国内的寡母”。这就是他心急回国的理由,简单、朴实。 从头开始 年过四十转行,从事催化研究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还十分落后,要改变这一现状,催化科学是关键。而在那时,我国的催化科学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于是,时年44岁的蔡启瑞毅然放弃已有建树的结构化学领域,转行从事催化研究,只因“祖国需要”,尽管这意味着他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年过四十转行,蔡启瑞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德高望重,是用夜以继日的执着与坚持换来的。 厦大化学系教授王野曾是蔡启瑞的邻居,他说,蔡先生一直执着奉献,“好几次夜半,我被先生叫去处理电脑故障,总见到先生仍在伏案工作,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为了总结他的学术思想为后人所用,2010年,已97岁高龄的蔡启瑞还常在电脑前打字到午夜,给《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中“蔡启瑞”篇的撰写者提供了近三万字的电子版参考资料,以致他的双腿和脚肿得让人不忍目睹。该文稿经他过目,共来回修改了27次之多。 虽因2011年春摔倒住院卧床不起,但蔡启瑞仍思维清晰,心系未竟的科学研究事业。他说,“我的手不灵了,今后不能打电脑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是,现在身体不允许了。” 这就是他的治学态度,细致、严谨。 |
- 2013-12-01厦门籍作家高云览纪念文集《永远的丰碑》首发
- 2013-12-01厦门籍作家高云览纪念文集《永远的丰碑》首发
- 2013-09-07郭鹤年蝉联全球榜闽商首富 厦门籍富豪仅3位上榜
- 2013-07-15厦门籍中国远征军老兵洪发祥陋室严重渗水
- 2013-07-15厦门籍中国远征军老兵洪发祥陋室严重渗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