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初厦门有望在全省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黄劲超 图 厦门目前在册登记的商事主体(企业和个体户等)共有25.6万家,而每年更是以10%的速度递增。 此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市民最关心的内容有8项,包括“先照后证”的登记制度、取消营业执照的年检、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和经营场所备案条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以及推进营业执照电子化登记管理等等。目的是让市民“少磨嘴皮少跑局”。 海西晨报讯(记者 刘清华 雷妤 通讯员 许婧 侯秋迎)工商营业执照无需再年检、企业注册登记取消最低资本限额、经营主体可“一照多址”或“一址多照”……从明年初开始,备受外界关注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在厦门市全面推行,厦门将成为福建首个试点城市。 [目的] 让百姓少磨嘴皮少跑局 “生意还没做,就要花很多钱”,对于很多想当老板的市民来说,往往一张营业执照就成了他们开店做生意的拦路虎———不仅各项审批程序异常烦琐,而且在办证过程中,一些没经验的市民还少不了跑“冤枉路”、花“冤枉钱”。不过,再过不了多久,这些条条框框对于厦门市民将不复存在,市民申请营业执照不仅一分钱都不用花,还可以一站式搞定。 “此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让你‘少磨嘴皮少跑局’。”昨日,受厦门商事登记改革领导小组委托,厦门市工商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吴惠芬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揭开了厦门商事登记改革的面纱。 [理念] 变严进宽管为宽进严管 吴惠芬说,厦门此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理念由原先的“严进宽管”变为“宽进严管”,改革将逐步完善商事登记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并向社会公示商事主体登记信息。据悉,厦门目前在册登记的商事主体(企业和个体户等)共有25.6万家,而每年更是以10%的速度递增。 据吴惠芬介绍,此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市民最关心的内容有8项,包括“先照后证”的登记制度、取消营业执照的年检、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和经营场所备案条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以及推进营业执照电子化登记管理等。 [背景] 今年3月着手前期调研 吴惠芬说,作为经济特区,厦门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接轨的市场准入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推进工商注册制度的便利化。应该说,厦门此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从省里到市里,各界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今年3月,厦门就着手开始研究改革具体事宜,并进行前期调研。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明确指示,要求厦门对接上海自贸区政策、率先在全省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此间,“挂帅”此次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刘可清市长,曾数度到几个部门调研,力推改革落到实处。 据悉,根据相关程序,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此前已就《厦门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修改完善后,该商事登记改革草案将在本月月底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您家里也可以开公司本报为您剖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四大亮点 亮点1 注册资本可“零首付” 解读:一分钱都没有,也可以办营业执照 想开一家公司,资金是问题。此前登记制度要求,商事登记机关要对公司的实收资本进行登记。企业的注册资金越多,实力越雄厚。但实际上,不少公司的注册资金虚有其表。据介绍,厦门目前有上百家的垫资公司可为企业提供垫资的业务,从中获利。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除了特殊行业外,商事登记机关不再对公司实收资本进行登记,仅登记投资人认缴的注册资本。申请人申办设立登记手续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允许“零首付”。这也意味着,即使您一分钱都没有,也可以办营业执照。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是否就不需要缴纳注册资金?据了解,资本认缴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缴纳注册资金,而是登记机关不再通过实收资本登记来督促股东缴资,从政府监督转为股东监督。认缴文件中,投资人对投资比例、出资期限等事项自行约定,其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对未依章程规定实际缴付注册资本的,仍需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亮点2 先拿“照”再办“证” 解读:一些相关审批手续不用提前办 如果您想要开一家餐饮店,在商事改革之前,您得先办理《餐饮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待证件齐全后,再到商事登记机关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这一办理时限是五个工作日。商事改革登记之后,除了特殊行业外,有200多个前置审批项目转为了后置审批,商事主体可先领取营业执照再办理相关许可审批手续,商事登记机关自受理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 那么,是否领取了营业执照就可以展开经营活动?据介绍,对一般经营项目,经登记的商事主体可以直接从事经营活动,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对于行政许可经营项目,商事主体仍应当依照法规取得行政机关许可才可展开经营活动,谁发证,谁监管。 对原来已经办理营业执照的企业和工商户,在《厦门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实施之日一年内,可申请换发新的商事主体营业执照。 亮点3 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 解读:市民居家也可以成为公司注册地 过去把住所和经营场所联系在一起,将对经营场所的条件要求加诸于住所,且一个具体地址一般只能登记为一家商事主体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导致办公场所资源有限的矛盾突出,商事主体经营成本颇高。商事改革简化了住所登记与经营场所备案的条件,住所作为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不再将经营场所的行政许可作为商事主体登记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登记。这意味着,几个关联的公司都是一个人投资,可以选择一个地址作为办公地址。 那么,住所是否可以成为经营场所?据了解,所有经营场所仍需依照法律、法规取得规划、环保、公安、消防等相关行政机关批准后,才可开展经营活动。 亮点4 取消年检改为年度报告 解读:企业经营状况通过信用平台向社会公示 每年年检期间,办证大厅都挤满了来办年检的人,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取消年度检验和验照制度,实行年度报告制度。商事主体通过信用平台如实公示其上一年年度报告,包括投资人缴纳出资情况、资产负债、登记及备案事项变化情况等内容。 商事登记制度将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对不按期提交年度报告或者通过住所无法联系的商事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未满三年,商事主体可以向商事登记机关提出恢复记载。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三年的,由商事登记机关剔除商事主体的名称,且不得恢复记载于商事登记簿,信用将受到影响。(晨报记者 雷妤 刘清华) |
- 2013-11-18厦门将力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 2013-11-15厦力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企业注册时限缩至5个
- 2013-11-15厦门将力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企业注册时限缩至5个
- 2013-04-15省工商局学习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践经验
- 2013-03-10官员详解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登记门槛放宽
- 2013-03-09小米董事长雷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步子可以迈得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