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高尔夫课程=培养绅士风度?
正因社会上如此描述高尔夫球运动,社会公众对高尔夫运动进入学校课堂才抱着警惕心,道理很简单:大学生将来取得的成就,在于他们创造了什么,而不是享受了什么,不会有家长希望孩子在没学会怎么挣钱的情况下先学怎么去挥霍。 2006年10月,在山东大学参加高校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语出惊人,他表示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20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于管理、法学、经济、软件等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朱崇实校长此番话语一出,立刻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争议,而更多的还是批评之声,甚至在某论坛上出现了尖锐的文章——《厦门大学的高尔夫课程是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界最大的丑闻之一》。 虽然争议不断,但这不妨碍学生们选择学习高尔夫球课程的热情,厦大就曾出现几百个学生争抢20个学习名额的景象。 “厦大高尔夫球选修课名额一年只有三百个,但至少会有八倍的学生参与报名,算是厦大非常热门的选修课。厦大本部的研究生中也有不少人选修高尔夫。厦大体育部一位教高尔夫的林老师,一节课只招收20个学生,但报名的学生有近500人,林老师最后只能通过面试来挑选学员。”曾任厦门大学高尔夫球校队队长、高尔夫球协会会长的2008级软件学院学生刘田称。 “培养精英”刺激公众神经 “这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多涉猎、多拓展,也培养他们的绅士气质。”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相关负责介绍说,高尔夫运动除了让孩子们感受文化、礼仪、培养“绅士气质”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耐心、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厦门大学当初之所以把高尔夫运动引入课堂,就是出于所谓的“培养精英”考虑,也正是“培养精英”这一说法,刺激了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掀起了针对厦大开设高尔夫课程的一场大辩论。有人认为,高尔夫进课堂太“精英化”了吧?这完全是一种社会浮躁风气的表现,让极少数家境富裕的学生,在跨出校门之前就早早沾染上拜金的不良思想。 “高尔夫运动进入大学课堂被贴上‘精英化’标签,这肯定是社会的误读。高尔夫为什么要和精英摆在一起呢?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高尔夫可以给学生带来健康和乐趣,那么它就是有促进作用,这和其他的体育项目对人的促进作用是一样的。”厦门大学体育部傅亮老师说。 有人认为,厦门大学根据自身条件让大学生懂得一些高尔夫运动的知识本没有什么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学或是不学,但厦门大学把学习高尔夫球提高到培养精英的高度,将打高尔夫球等同于“培养精英”,这是一种可笑的逻辑,难道大学生一打高尔夫,就会成为社会精英了吗? |
- 2013-11-15迈凯轮或推出两厢车 竞争高尔夫
- 2013-11-13男子打高尔夫遭鳄鱼背后偷袭 大腿缝200针险丧命
- 2013-11-13伍兹侄女重现老虎广告片段 花式高尔夫耍帅
- 2013-11-13《高尔夫周刊》果岭美女
- 2013-11-0411.3莆田万科城“高尔夫协会”果岭体验季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