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看厦门 > 正文

养老护理的“1+1>2”效应

xm.fjsen.com 2013-11-19 15:3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填充空白做大护理大“蛋糕”

据了解,厦门共有养老服务机构37所、床位6772张,其中市、区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6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1所。面对厦门大量的老年人口,厦门提出的养老方针是以居家养老为主,这不仅需要一支职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更是需要人人都来充当养老护理员的角色。

厦门市2010年发出“厦门市民政局关于养老护理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的通知”,要求专业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2011年,厦门开始开展职业人员的培训,截至2012年,共培训8批,356人参加培训,其中300人取得资格证。

同时,厦门市老年基金会正在积极筹备设立“老年照护培训中心”,面向闽南金三角为社会培训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老年照护培训中心建立后,经培训合格的学员,将取得国家认可的CETTIC“老年照护员”职业技能培训证书。

然而,职业化护理的道路并不是养老护理市场的唯一选择。“我觉得资格证只是一张纸而已,学到东西是最主要的,能让需要帮助的老人得到专业化的护理。”翁丽晶说。杨鹏也表示,资格证适合需要用它来从事一份工作的人,像他这种为了照料身边老人的情况并不需要资格证。

厦门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冬亮认为,中国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培养一支职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是大势所趋。“有技能资格证是为将来的职业化队伍做准备,但同时,举办公益性培训,让更多人掌握这个技能,让这个技能大众化,让这个大众化技能惠及千家万户,则是最需要也是最实在的。”

相关链接

让养老多几分可能

本报记者 廖丽萍 陈韵

最近,53岁的程月英迷上了一门公益培训课——老年照护培训班。

有人不解:这不是专业护理人员的事吗,你掺和啥?再说了,你自己也年过半百,不在家含饴弄孙,学这些东西干吗?

程月英不这么想,“现在的孩子压力大,又得工作、养家,又得照顾老人,我学会一些护理知识,就能照顾好自己,减轻子女负担。而且,我的父母都八十好几了,学了专业的护理知识,自己就能照顾他们,而且不比职业护理人员差。岂不是一举多得!”

不错!让养老护理技能“大众化”,不仅能为子女解压,也能为严峻的养老护理形势解压。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但是,由于市场上的养老护理机构条件参差不齐,优质的养老护理机构常常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而有些不具备专业护理人员的养老护理机构却无人问津,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加剧了养老护理的紧张局面。

厦门市老年基金会推出的养老护理员公益培训,虽然是养老护理技能大众化的一种尝试,却不乏实效。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掌握专业的养老护理技能,在有效补充职业养老护理缺口的同时,也能让居家养老、社会公益等养老服务更加专业与优质,何乐而不为?

如今,养老形式不断创新,不论是以房养老、田园式养老,还是居家养老,专业的护理人员队伍都必不可少,而触角延伸至全民的专业化养老护理技能,也许能为养老式增添几分可能和期待。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