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满两岁就患糖尿病 母乳喂养可降低风险
儿童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防糖尿病。 记者 苏奇 通讯员 罗超 高树灼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昨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举办“梦想在飞翔”儿童糖尿病营,共有90余名糖尿病患儿及家长报名参加。这也是全省首个儿童糖尿病患者的俱乐部。 2岁患儿吃饭前 都得伸出手臂打针 小明(化名)还不到2岁,半年前突然发病,被诊断为Ⅰ型糖尿病。因为要控制血糖,在饭前必须打完胰岛素针后才可以吃饭。每次打针时,孩子怕打肚脐,于是都乖乖伸出手臂。“1岁10个月的孩子,每次吃饭都狼吞虎咽,看着真让人觉得可怜。”第一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主任医师连群说。 小明家长说,小孩饿得慌,每到要吃饭时,他都哭闹得很厉害,而此时测血,血糖值都蹭蹭往上蹿得厉害。 过早添辅食和牛奶 或引发Ⅰ型糖尿病 连群说,Ⅰ型糖尿病发病率为5-6/10万,遗传易感因素、免疫、环境、饮食习惯等都是诱因。它起病急,往往与脑炎、急性胃肠炎症状相似,容易误诊。 婴幼儿喂养与Ⅰ型糖尿病关系密切,过早添加辅食、牛奶(3个月内)可能引发Ⅰ型糖尿病。因为牛乳蛋白是异种蛋白,病毒的感染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变态细胞的损害,可能会增加Ⅰ型糖尿病患病风险。 “母乳才是对婴儿最佳的营养选择。家长应尽量减少牛乳蛋白的摄入,最好在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可极大降低儿童Ⅰ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她说。 母乳喂养的好处不仅体现在宝宝身上。有研究指出,母乳喂养时间的越长,女性今后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越小。 患儿每天至少测4次血糖 未监测易出现并发症 连群说,Ⅰ型糖尿病患儿每天至少要测血糖4次,急性期则需要测七八次。“很多孩子手指上被扎得千疮百孔,改扎腹部、手臂、大腿或臀部。有的家长看孩子可怜,甚至有半年都没测了,这样一来,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很大。” 现在,患儿可以随身携带胰岛素泵,把针头埋入皮下注射,强化治疗。但即使使用胰岛素泵,测血糖依然容不得半点马虎。如今虽还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24小时实时监测血糖,但费用较高,尚无法普及。 相关新闻 心情“不美丽”将加重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预防糖尿病要“管住嘴,迈开腿”。其实,情绪与糖尿病也有着密切关联。糖尿病患者除接受规范治疗及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外,还应学会自我调节,做情绪的主人,正视自己的病情。压抑自己或者过于暴躁都会增加诱发糖尿病的几率。 连群说,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激状态时,机体为应付外来的刺激,必须迅速做出反应。这时,肝中的糖原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在血液中,以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同时,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也使血糖浓度升高。作为正常人,不久后胰岛素能迅速地被分泌出来,使上升的血糖恢复正常,但糖尿病患者却很难短时间内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使得糖尿病发作。反过来,血糖波动又可导致情绪改变,二者互为因果。 |
- 2013-11-12糖尿病患者不能多吃饭? 厦门名医:患者有两误区
- 2013-10-06糖尿病患者出行有讲究 多加注意防囧途
- 2013-10-06糖尿病患者出行有讲究 多加注意防囧途
- 2013-03-18糖尿病新疗法正在预实验 受试者病程大多延缓
- 2013-02-28周六去中山医院听专家讲防治糖尿病
- 2012-10-14蜂胶可综合防治糖尿病
- 2012-10-03厦大教授发现糖尿病治疗新方向
- 2012-01-03冬季糖尿病患者可适当进补 饮食宜"多苦少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