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厦门一保户月交10元连交23年 领48元/月“养老金”

xm.fjsen.com 2013-11-15 09:1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钟榕华)每月交10元,连续交了23年保费,终于等到退休那一天,可每月只能领到区区48元,只够几斤肉钱,为此厦门一保户还和保险公司闹上法庭……日前,本报报道了这样一个搞笑又令人心酸的案例,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导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上述保户的遭遇并非个例。为何当初省吃俭用、满怀期望买的具有养老功能的保险,到如今却是那么不值钱?展望未来,我们今天买的养老保险,过二三十年后,是不是同样也会令人发窘?为了不发窘,我们又该怎么办?

很囧的例子养老险成了“逗你玩”

1984年时,聂阿姨在东北地区的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当时她在朋友的介绍下买了一款保险产品,每个月交几块钱,20年后可以领到数千元。“当年,万元户就是大款了,数千元可不是个小数目。”近日,聂阿姨的儿子与导报记者聊起这事,觉得啼笑皆非——聂阿姨当年每月工资在50元上下,可她还是决定每月拿出5元钱,购买这份保险,为的就是将来退休了,有一笔“大钱”备着,心里更踏实。

就这样,聂阿姨坚持了20年,到了2004年,她已经退休了,也如约到期领取了2000多元。只不过,当年憧憬的“大钱”,如今却是那么的不起眼。

张女士也经历了类似的“伤不起”。1986年起,在保险公司上班的她买了个简易人身保险,有一本类似银行存折的小本子,每月交10元的保费就有一张像邮票一样的小贴花,可以贴在小本子上。她准备打一场30年的“持久战”,为30年后的自己存笔钱。到了1993年,她觉得还不够,又追加了投保,每月多交100元保费,缴费期同样为30年。

该保险产品的合同比较简单,年利率固定为6.6%,若在缴费期里身故,则有9.7万元赔付,若到了30年期满一切平安,就可领取9.7万元的满期金。

虽然现在保险还没到期,但张女士已经对其没有多大兴趣了。前后两次投保,全部保费加起来3.72万元,经历30年的光阴,账面上看起来翻了两倍,但实际购买力不知缩水了多少。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剧情”都差不多,结局也相近:辛苦缴交的保费,禁不住岁月的挤压,眼睁睁看着它们“缩水”,对于养老只能是杯水车薪。无奈的现实通货膨胀是把刀 “我当年投保的保单,早就不知丢哪儿去了。”1980年代,庄女士还在泉州的一家高校任职,也是每月缴交3元保费,买了一份保险。但她早已对这份保险忽略不计了,“物价飞涨,继续缴费意义也不大,丢了就丢了吧”。“通货膨胀是把刀。”对于二三十年前所谓的养老保险如今遭遇的窘境,寿险业内人士石先生首先怪罪于CPI。“10元钱,在1980年代时能买几十斤米了吧,现在呢?”在石先生看来,仅从保险合同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按约定履行了其义务,无奈CPI凶猛,斗不过它。“其实,同样一笔钱,你存在银行生利息,30年后同样是要‘缩水’的。”

不过,石先生也直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商业保险刚起步,保险产品的设计简单,很落后,没有考虑到物价变化、工资水平增长、银行利率变动等诸多因素,且保险公司投资运营受限、能力欠缺,很多产品都是固定利率,保费交进去就只能“躺着睡大觉”。

此外,业界宣传和消费者认识也可能存在误区。“到现在,很多人还是把保险产品当作投资工具,而不是转移风险、减少损失的工具。”石先生说,保险首要功能应该是防范未来可能的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造成的经济困难,而不是单纯的投资理财。“背离了保险的初衷来谈保险,期望值难免有落差。”

突围的思路

多方规划来养老

近日,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11年的50.3%。而据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测算,2011年我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远低于55%的国际警戒线。

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比如,某人退休前工资5000元,退休后只能领到2500元的社会养老金,其替代率只有50%。“养老金的替代率要达到80%,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昨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少群说,目前的替代率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平,社会与个人就需想办法补充。“其实,商业保险只是养老规划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厦门寿险业人士吴先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说,从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来看,养老保险分为三大部分:社会养老险、企业年金险、个人商业保险。其中,社会养老保险起到基本保障的作用;企业年金保险由企业与个人共同缴费,是企业为职工配置的一项福利,但在国内,因为人员流动大、企业成本控制等原因,企业年金险的覆盖率只有4%;最后,个人商业保险才是个人给自己的补足,其实,老百姓要做养老规划,也不止于保险,还有存款、基金、黄金和股票等众多渠道。

专家支招

想确保晚年无忧还得“三条腿走路”

面对“伤不起”的养老险,今天的我们又该怎么办,才能确保晚年无忧?对此,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少群认为,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即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保险、个人商业保险“三条腿走路”。

对于个人如何进行养老保险的规划,丁少群提供了以下几个思路。做好保障再谈理财

“买保险,其保障功能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丁少群举例说,一对30多岁夫妇的年轻型家庭,收入有保障的前提下,要做到未来不因变故而导致生活水平突然大幅下滑,首先应先买意外保险、重大疾病险,然后才是考虑孩子的教育金、自己的养老险。

不同群体做不同的规划

丁少群认为,安排养老规划,先要判断社会基本养老金与自身的期望差距有多大,然后再依据自己的收入状况等因素来安排。普通工薪族若是投资能力不强、风险偏好低,则投保传统型商业保险,如今传统型保险的预定利率已从2.5%升至3.5%。未来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保险产品革新,预定利率上升空间还可能进一步放大。当然还可以组合其它一些稳健型的投资理财。

若是收入水平、投资能力与风险偏好都较高的家庭,则可选择新型的养老险,比如变额年金险。变额年金保险,是专门为了对付通货膨胀,为投保者提供一种能得到稳定的货币购买力而设计的产品。可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证券,并且将投资红利分配给参加年金的投保者,保险购买者承担投资风险,保险公司承担死亡率和费用率的变动风险。但其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考验大,有投资亏损的风险。

及时调整养老保险规划

“养老保险不是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丁少群说,养老险一般是分期缴费,分散缴费负担,买了以后也要经常看看,对保单做做“体检”,比如资本市场低迷,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下降,可考虑调低缴费额度,相反资本市场收益高、CPI涨幅大,则调高缴费。此外还要根据自身的缴费能力、家庭变动等来调整险种、缴费额。“由于通胀、货币贬值,二三十年后实际收到的保险金远远不够使用,也需要增加其他养老金储备,比如说基金、储蓄、债券等等。”丁少群最后如是建议说。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