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身边这些花好看却有毒 专家建议眼观手勿动

xm.fjsen.com 2013-11-14 07:15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水仙花球茎 水仙花是厦门市民最喜爱的盆栽之一。其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呕吐、肠炎。叶和花的汁液可使皮肤红肿。

近日,《女子用曼陀罗煮汤令全家致幻》一文在网上大受网友热议。曼陀罗其实就是常见的打破碗花,小女孩们常采摘后戴在头上。那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花花草草,与生活息息相关,又含有毒性?晨报邀请植物专家为您解读。

海西晨报讯(记者 袁青青)“这曼陀罗花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打破碗花么?厦门也很常见。”近日,《女子用曼陀罗煮汤令全家致幻》一文在网上大受网友热议,更有厦门网友恐慌:我家破房子后面就有,太危险了!

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一位朋友就曾将水仙花误认为蒜苗炒食,结果当晚进医院抢救。

曼陀罗有毒也是宝

“几十年前,曼陀罗的叶子还是治疗疔疮的良药。”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陈恒彬告诉记者,对于网络上曼陀罗的传闻,市民不用过于惊慌。

曼陀罗原产美洲,厦门多见白花曼陀罗,常生于野外和破房子边。陈恒彬介绍,其实,只要不吃曼陀罗,就不会有大碍,据他所知,曼陀罗还可入药。“几十年前,农村的医疗卫生较差,很多人背上和脚上生疔疮。他们就用曼陀罗的叶子配米汤敷在疔疮处。”陈恒彬表示,曼陀罗花也是他童年的“玩伴”,小女孩们常采摘后戴在头上。

 

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是非常普遍的家养绿色盆栽,茎内的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胃里有灼痛感。

常见花草也藏“毒”

“新鲜的金针花如果没有煮熟,就要当心。”市民香香介绍,金针花是饭桌上很常见的美食,金针花烧红烧肉尤其美味,但她的邻居就曾吃了没煮熟的金针花而中毒。

陈恒彬告诉记者,不仅仅是金针花,很多豆类如四季豆、扁豆等,也要煮熟了才能吃;厦门也曾有人误食滴水观音、麻风树果实、海芒果等中毒。

厦门有些植物会刺激皮肤,如一品红、红乌桕、野漆、夹竹桃等,如果不清楚植物的习性如何,最好不要触碰其分泌物。

专家观点

眼观手勿动

就不会伤人

昨日上午,记者走上街头,多位市民告诉记者,并不清楚哪些植物有毒,也有人说,只知道滴水观音有毒性。

随后,记者走访了集美杏林六家鲜花店,其中有三家出售滴水观音等,但三位店主告诉记者,滴水观音、夜来香等销售情况一般。一品红圣诞前后销量较好,但多是企业买来点缀。

“只要不去折枝,就没问题。”杏林建南路上一花卉店老板介绍,有些花的确有毒,但不用闻花变色。

对此,厦门第一医院中医科赖主任表示,有些花卉如百合枝干、水仙球茎和叶片等的确有毒性,但眼观手勿动就不会伤人。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易过敏体质的人等,室内不要摆放太多的盆栽,常浇水而致湿气重,易伤胃伤身。

夹竹桃 夹竹桃是路边常见的景观树,但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建议不要采摘。

金针花 金针花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之一,但其中含有秋水仙碱这种有毒物质。为防中毒,将金针花煮熟、煮透,再烹调食用即可。

一品红 一品红外观喜庆,深受人们喜欢。但全株有毒,它的白色乳汁一旦接触皮肤,会使皮肤产生红肿等过敏症状。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