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女生患上罕见血液病死亡率90% 在厦门治好了
东南网11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樊文岑 通讯员 高树灼 罗超)2013年10月,对于大三的她来说,注定将成为难以磨灭的时间刻度,一种发病率仅为1/100万、死亡率却高达90%的罕见病,降临在20岁的她头上。但是,幸运的是,短短7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就治愈了她。 鼻腔和下体多处喷血 小珍,今年20岁,是厦门理工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今年10月4日,她鼻子莫名其妙地出血了,在学校医务室医生的帮助下,鼻血暂时被止住了。 可到了晚上,血又哗啦啦地流出来,更可怕的是伴随而来的是头晕以及全身乏力。第二天,小珍只好再去医务室,从宿舍到医务室,这段路虽然不长,但她走走停停,一路上休息了好几次。 突如其来的身体变故让小珍忧心忡忡,去过医务室之后,她来到距离学校最近的医院就诊,一检查,她体内的血小板不及正常人的百分之一,必须立即住院。之后的三天,对于小珍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10月7日,小珍开始出现精神症状,紧接着,小珍陷入昏迷,鼻腔和阴道大量出血,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医院不得不多次下达病危通知单。 10月8日,该医院向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打来求助电话,一系列的会诊协商随即展开,当天,小珍被紧急转往厦大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罕见血液病死亡率90% “病人转过来时还是昏迷的,全身状况很差,身上多处仍在不断出血。”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思力诊断,小珍患上的是号称血液科“第一危重症”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90%。 王思力介绍,该病是由于血液中缺少一种特殊的酶,导致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从而继发一系列严重器官损害的血液病。血液科迅速组织了医疗团队,制定了包括血浆置换、输血、激素等在内的治疗方案,竭尽全力抢救病人。 七次血浆置换后,小珍的病情慢慢稳定下来,血小板恢复正常,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都得到了控制。 贫血和出血者需警惕 王思力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中非常罕见,国外报道发病率仅为1/100万,好发于15-40岁的人群,它有原发的,也有继发的,小珍属于后者。 住院期间,小珍被同时查出患有干燥综合症,这次差点把她带到鬼门关的血液病就是继发于它。因此,虽然小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经治愈,但是接下来她还要在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症,以防病症再次出现。 据介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少数起病缓慢,以急性爆发型常见,常见症状有高烧、贫血、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皮肤黄疸和精神改变。医生提醒市民,如有类似症状切忌单纯考虑皮肤问题或者精神问题,要尽早到血液专科检查。 |
- 2013-05-25女儿身患血液病 温州男子服刑中求助民警获捐款
- 2013-05-21父亲去世母亲患血液病 13岁女孩未来不知在何方
- 2013-01-11油漆刷了半辈子查出极重度贫血 医生:制鞋易患血液病
- 2012-12-10父留30元将患血液病的儿丢医院 生死关头选离开?
- 2012-07-08疑妻子患血液病 新婚丈夫要离婚被法院驳回
- 2012-07-05小邹欣患血液病 母亲愿女儿能过上五周岁生日
- 2012-07-05长乐男子疑妻子患血液病 中旬结婚下旬便要离婚
- 2012-06-04阿尔德里奇自曝感染致命血液病毒:从未如此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