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最后的盐场关闭 位于大嶝曾作为贡盐受赞
相关链接 “再让我们晒个一年半载多好” 宋永春是大嶝本地人,今年63岁。1972年,20岁左右的他踏进盐场大门后,一直干到现在。41年如一日,天气好,下盐田工作,“人晒盐,人被晒”。 “真是舍不得。”宋永春说,他虽然不是第一批进盐场的人,但也算是看着盐场一点点成型、扩大。小到结晶池底一片一片的瓦、整齐有序的引水沟、工具房,大到盐场旁的堤坝,都是盐场一代代人的心血。“台风天、暴雨天,大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抢险,就是为了守住盐田、守住盐。”宋永春说。 41年的晒盐生涯里,让他难以忘怀的景象多得数不清。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那一场台风,宋永春虽记不清具体日期,但当时抢险的景象历历在目。“一大早接到台风警报后,盐场的30名职工赶紧下盐田。”宋永春说,风大雨大,大家就在工具房里,看到哪里涌出水来,赶紧扛沙包顶上。“就怕堤坝垮了,整片就没了。” 至于盐场关闭,大家感情上难以接受。“舍不得。”记者采访一个上午,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再让我们晒个一年半载多好!”一名女员工说。 曾是贡盐被赞甘咸爽口 大嶝盐场是厦门历史悠久的大型盐场,可追溯至唐代。当时同安(大嶝原属同安)田少海多,产盐成了沿海居民重要的生活来源。得益于当地的气候,翔安一带出产的海盐为白细盐,产量大,质量好。 关于翔安的海盐,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清朝,大嶝盐场的盐一度作为贡盐进贡朝廷,皇帝品尝后觉得贡盐甘咸爽口,特加封盐场,所以人们把盐场称为“尚方”盐场,这些往事一直在当地居民中被津津乐道。 大嶝盐场的管理人员蔡清永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大嶝盐场规划于1965年,1968年投用,“大嶝盐场的盐除了供应厦门外,还销往漳州、宁德等地。” 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嶝盐场的巅峰时刻出现于1985年前后,当时年产海盐量达13000吨至15000吨,而其他时候产量在10000吨左右。 记者了解到,大嶝盐场产的海盐主要是加工用盐,仅有少部分加工成食用盐,并非市场上食盐的主要来源。一名盐场工人介绍,大嶝的海盐主要销往一些食品加工厂。 (晨报记者 陈佩珊 袁晓敏) 海水变盐至少晒一周 一直以来,大嶝盐田都保持着最古老的晒盐方法———日晒法。这种晒盐法主要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吸引海水灌池,太阳暴晒变成卤水,卤水再被送往结晶池,形成海盐。一旦遇上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还要将卤水送往卤井,等天气晴朗再抽回地面。 盐工向记者介绍,这种传统晒盐法程序繁杂,步骤多,要经过十来道工序才能让海水变盐。“天气好的话,海水变海盐,只要一周。若天公不作美,晒个把月也是有的事。” (晨报记者 陈佩珊 袁晓敏) |
- 2013-09-19美国收藏清代乾隆舆图 详载泉州福清盐场分布
- 2013-09-17清代舆图再现福清盐场 刘墉和珅曾联手举荐盐使
- 2013-08-06莆田盐场烈日“煮”海 咸水凝盐
- 2013-07-31福清三山镇虎丘村一盐场被贱卖 村民盼彻查
- 2013-07-04修路堵了排淡渠 莆田盐场淡水倒灌百亩盐田受损
- 2012-08-03盐场工人抢收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