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降分福建可能慢半拍 福建高考一直较保守
支持 英语“权重”太大,影响大学招生性别比例 英语成为高考改革突破口,厦大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英语科目在高考中处于一个过度重要的地位。 英语的“超级地位”导致的结果是,花在英语学科上的时间过多,挤占了其他科目,而目前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模式是3+1,即语文、数学、英语外加文综或理综。这样,三大主科中有两门属于语言类学科,根据国外研究证实,语言类学科相对比较有利女生,这会影响大学新生的性别比例。据悉,近两年厦大等高校新生已呈现女多男少的态势。 另外,刘海峰还认为,中国学生花在学习母语上的精力反而不如英语,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都是不利的,母语地位受到英语威胁。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上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应当根据当下的需要和长远的发展适当减弱英语权重,在高考和各级各类考试中,增加对于掌握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的刚性要求,“每一个中国学生必须学好语文,不必须学好英语”。 支持者中,理科男生是一大主力。一名男生用近乎“咆哮”的口气说:最好高考取消英语,大学也不要有英语!有个学机械制造的男生“控诉”自己当年的遭遇:第一年高考,理综250多分,数学考了140分,语文也超过100分,但英语只考了50多分,上不了心仪的大学,无奈选择复读。 让人意外的是,不少英语老师也是支持者。“分值降低了,对老师来讲是喜讯,压力不用那么大!”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坦言,高考指挥棒下,老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英语能脱离高考这片苦海,那是再好不过。 反对 没学好母语,不代表都用在英语上了 “我不赞成降分。”厦门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孙巧平是少数明确持反对意见的人之一。他认为,英语应该和语文、数学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说,我们花了这么多力气,为什么英语还是学不好?这涉及两个问题,力气有没用到点上,力气是否真的足够。”孙巧平说,如果去学校实地调研,可能发现很多学生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并不多。 对于“母语没学好是因为被英语挤占”的说法,孙巧平不认同。他说,母语没学好不代表那些精力都用来学英语了,在母语学习上更让人忧虑的是“不阅读、阅读量少”。 孙巧平还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考试分数降了,老师虽然轻松,但地位也必定会降低。他更赞成的改革方式是一年多考,取最佳成绩纳入高考总分。 |
- 2013-10-22高考改革为何要拿英语“开刀”?
- 2013-10-22逐步去高考化恰恰是拯救英语学习
- 2013-10-22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瘦身”23省份加分项目调整
- 2013-10-22高考增加语文分值值得肯定
- 2013-10-22“语文涨分英语降分”为中高考改革探路
- 2013-10-22砍低英语戳的是高考的软处
- 2013-10-22北京高考改革方案:英语一年考2次 成绩3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