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百岁老人的“中国梦”: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东南网10月22日讯(福建日报厦门观察记者蒙少祥邓婕) 余佩兰老人与家人欢度中秋 “天黑黑,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龟吹箫,鳖打鼓,水鸡扛桥目吐吐,田婴举旗叫辛苦……”躺在床上,余佩兰老人一边轻拍孙媳妇的手打节奏,一边唱着这首陪伴她多年的闽南童谣《天黑黑》。 在厦门市公园南路与同安路交叉处,有一栋四层的老楼房,106岁的余佩兰就住在这里。生于1907年的她经历了晚清、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国家的复兴。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余佩兰家里采访时,老人卧病在床,但子孙们轮流照顾,儿孙缠着老人讲故事、唱民谣,全家其乐融融。 沧海桑田,过去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挫折和崛起的一百年,在厦门这个弹丸小岛上,余佩兰老人用她一生的时间去感受和铭记这一段历史。老人时常给儿孙提及她有一个炎黄子孙共有的梦,她希望后生们能替她实现这个梦,那就是伟大祖国早日实现繁荣昌盛、民富国强。 走进了这位百岁老人的生活,方知她那鲜为人知、波澜壮阔的人生阅历。 峥嵘岁月,往昔细细品味 1907年,余佩兰出生在一户书香门第。生性活泼且聪敏过人的她,在家中尤其得到长辈的喜爱,尽管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地位低下,许多女性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但余佩兰的父亲仍然坚信女子也能成才,果断地将余佩兰送到当时远近闻名的女子中学读书。“这一段经历对母亲影响极深,她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直到5年前,她还能熟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余佩兰的二女儿杨淑慧骄傲地说。 20岁那年,余佩兰经媒人介绍嫁给杨玉润,成了爱国华侨杨纯美的儿媳。公公杨纯美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发,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出钱出力支援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先生,后又倾资支持北伐战争。当年杨纯美曾托余佩兰保管过金质爱国华侨一等奖章和奖状,这都是当时国民政府稽勋委员会授予他的,彰显其慷慨解囊,关心革命。老人说,她还保存有一封孙中山先生的亲笔复函。 1936年,余佩兰随夫赴南洋印尼打点家族产业,一去就是11年。当时国外排华现象严重,再加上公公回乡在漳浦捐资建校(现漳浦二中),几乎到了砸锅卖铁、毁家兴学的地步,余佩兰一家生活异常拮据,用她的话说,平时一碗米饭能配上一粒花生米就已经是享受了。即便如此,余佩兰仍义无反顾地将胭脂钱捐献出来帮助公公一起建校,并且积极帮忙出谋划策,处理校中事务。 1941年12月,日寇入侵南洋,印尼万隆沦陷,公公入狱,备受折磨,家中的顶梁柱坍塌了,这让已经步履维艰的杨家再次陷入困境。“虽然母亲在我们面前从来都是笑的,但我却看到母亲偷偷躲在房间里抹眼泪。”杨淑慧回忆道。坚强的余佩兰知道,日子总要过下去,她很快振作起来,辅助丈夫打点家业,节衣缩食让几个孩子修完学业。余佩兰老人回忆说,那是她一生中最艰难的日子。 苦中取乐,传递爱的信念 抗日战争结束后,余佩兰一家回到了厦门。“刚回国的那一段家庭生活依然艰苦,父亲在外面做工,母亲就在街道工作。那时候街道周围有很多人都有亲人在国外,母亲识字,就帮着他们写写信什么的,她还做过抄录员。那段时间她很辛苦,没日没夜地干活。”余佩兰的四儿子杨国强回忆说。 生活的艰辛,在文字中烟消云散。兴许是受到早期教育的影响,余佩兰仍然保持着一种爱看书的习惯。《青春之歌》、《国学古籍》等,只要能拿到的书,她都看。看书培养了余佩兰温文尔雅而又坚贞不屈的优良品德。 余佩兰自幼笃行信、望、爱三德。坚信绝对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要求自身完善,要有信仰、博爱,人生才有价值。改革开放前,由于粮食、蔬菜都是凭票供应,许多人家吃穿都成了大问题。为此,余佩兰经常一家一家地去送粮票、菜票。“有些家庭是双职工家庭,我母亲每次去的时候,他们都不在,她就一趟一趟地去,直到把票亲自送到人家手上为止。”杨国强说。几年前,厦门市政府制定了为百岁老人提供补贴的政策,余佩兰知道后果断拒绝了,她认为自己衣食不缺,应该把钱留给更需要的人。 五世同堂,期待国家更富强 时光流逝,余佩兰老人已走过了106个春秋。如今,她家已是五世同堂,有72口人,一家人和睦共处。谈及过去的辛酸,余佩兰始终是坚强的,极少掉眼泪;而说起如今的好日子,老人竟几次哽咽。她说现在生活真是太好了,衣食无忧,天天都有肉吃,鸡蛋、水果从没断过。 今年年初老人的孙子们在自家屋顶建了个太阳能并网发电站,而余佩兰也成为福建省第一个用上太阳能发电的百岁老人。从烧柴做饭到用上太阳能,老人连声说不敢想,做梦都梦不到! “很多人问我母亲长寿的秘诀,我认为这跟她心态平和有着莫大的关系。”杨国强说,三哥过世之后,母亲泣不成声,但百岁老人强忍悲痛,教诲孩子们坚守信念,坚强生活。此外,老人还爱聊天,凡事都愿意与他人分享,人缘特别好,许多老人都愿意过来串门。 在2008年摔倒之前,余佩兰所有力所能及的事都自己做,几乎每周都要写信读报。余佩兰90大寿那年,适逢香港回归,老人破例熬夜观看回归仪式。当五星红旗升起时,老人是站着看完的,百年沧桑的人生经历使她无比珍惜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尊严。回顾自己的人生路,苦尽甘来的余佩兰感叹,希望儿孙们能替她实现心中的那个梦,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民富国强,尽管这个梦是普天下炎黄子孙所共有的梦想。 |
- 2013-10-22关于“竞技增才干、共筑中国梦”省直机关业务技能比赛初赛的通知
- 2013-10-21习近平:留学人员要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
- 2013-10-21三明学院:奏响“中国梦”新乐章
- 2013-10-21锄禾:以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助圆中国梦
- 2013-10-21阿富汗中文演讲赛谈“中国梦”
- 2013-10-20《百年学村中国梦》纪录片今晚央视四套首播
- 2013-10-18李建国: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2013-10-18刘云山:在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中铸就工人阶级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