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秘书回忆:先生最后一句话 把集美学校继续办下去
1955年,张其华(右二)陪同陈嘉庚先生在主席台上观看集美学校运动会。(记者 姚凡 翻拍) 张其华给记者讲陈嘉庚先生的故事。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李晓平 图/记者 姚凡)1950年9月,陈嘉庚先生决定离开居住了60年的新加坡,回到故乡集美定居,直至1961年病逝。这10余年间,厦门市原副市长张其华是嘉庚先生的贴身秘书,参与和见证了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生活起居的点点滴滴。日前,记者来到张老家,听他回顾这段毕生难忘的经历。 “像嘉庚先生这样倾其所有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工商业界人士,迄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常常怀念他,有幸陪伴先生的这10年经历,给我的影响是一生的,先生一直是我孜孜不倦的学习对象!”张老感慨道。 回忆起嘉庚先生的最后时光,张老一度哽咽:1961年6月19日,他在弥留之际最后一次讲话,还在叮嘱要把集美学校继续办下去,交由集美校友会管理。说完这句话,他就昏迷了,直至8月份过世,再也没有醒来。 难忘 25岁时第一次见到陈嘉庚 陈嘉庚先生回国时,已经76岁高龄,不少中央领导劝他留在北京,但都被他婉言谢绝,执意回到集美定居。“省里派我去当他的秘书,但开始嘉庚先生并不接受,认为自己没有多少事,不需要秘书。后来经过多次恳请劝说,他才勉强接受。”张老说,1950年9月7日,在省领导的带领下,他第一次见到陈嘉庚先生,那年他25岁。“刚见到他时,我很紧张,先生话不多,不讲话时看起来很严肃,让人有敬畏感。”张老说,可当先生一开口说话,距离感就慢慢消除了,先生说话很慢,平易近人。得知张其华也是集美人,陈嘉庚先生对他更加亲切了。 定居集美后,陈嘉庚先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校舍的修复和扩建上。张其华回忆,当时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因为战争,校舍被严重破坏,生源大幅度减少。要恢复和发展需要筹集大笔资金,先生自感:“余乏力办到,愿无条件交政府接办。”他多次写信到高校部和省政府相关部门,表示这个意愿,还派专人到省里探讨此事。陈嘉庚先生说:“如果集美学校由政府来办,我不再过问学校的发展,把我的余力放在地方上,协助政府建设公共事业和公众福利等方面。”但是当时国家鼓励华侨办学,表示可以补助经费,接办没有获得同意。不久,正当嘉庚先生为修建学校费用发愁时,朝鲜战争爆发,橡胶价格暴涨,经营此业的族亲陈六使、女婿李光前获得丰厚利润,陈嘉庚先生就决定从三方面着手筹钱。厦门大学的修建,由李光前承担,他亲口要了600万港币;集美学校修建所需远超过厦门大学,陈嘉庚先生打算由陈六使承担,陈六使一向支持嘉庚办学;集美学校的部分经费,包括医院、图书馆、科技馆、电厂等由他自己承担。后来,由于陈六使成片橡胶园遭大火烧毁,损失惨重,使陈嘉庚先生无法开口。以后集美学校这部分修建资金,改由国家给予赞助。 感动 不论风雨,天天拄拐巡视工地 1950年年底先后成立集美学校建筑部和厦门大学建筑部,主管两校校舍的修复和扩建。从惠安等地招聘大批建筑工人,高峰时集美达1300多人,厦大近1800人。建筑材料也是嘉庚先生一手操办,由于当时国家物资十分匮乏。陈嘉庚先生在龙海石码设立砖瓦厂,在集美、厦大工地办起壳灰厂,在海沧等地办起多家石料厂;他筹集外汇,申请部分钢材、水泥和小五金等材料进口。 张老回忆,兴建校舍期间,嘉庚先生已经年过八旬。他每天两次到集美工地巡查,有关基建工程的重要决定都在现场进行。当时交通不便,出行几乎靠步行,嘉庚先生每天都要拄着拐杖走好几里路,风雨无阻。晚上,在楼下都能听到清脆的算盘声。“那是他在核算、安排每个工程的开支,作每月的收支预算。”嘉庚先生定期到厦大工地检查,当时集美海堤尚未兴建,从集美到岛内很不方便,要坐渡轮和客车。看到嘉庚先生如此辛苦,国家多次要给他配备渡轮和轿车,但他都不肯接受,依旧买票乘坐又挤又小的客轮。直到1957年,经过多次说服,他才接受了小车。 “集美、厦大一栋栋独具民族风格、雄伟壮丽的校舍,无不凝聚着先生的心血。”张老感叹道,在厦门大学,从1951年到1954年,建起31幢大楼,面积超过6.2万平方米,比解放前翻了一倍;在集美学村扩建校舍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之前的三倍半。 遗憾 代写先生遗嘱,没见上最后一面 张老说,嘉庚先生倾其所有兴办校舍,在他的指挥和支持下,几年间,厦大和集美修建了近100幢校舍,可他对于自己却十分吝啬,舍不得花点钱重修他在抗战期间被炸坏的集美旧居。“和百幢校舍相比,他故居修建的支出,真是微不足道。”他说,可是嘉庚先生坚决不肯,他交代建筑部门,等所有校舍都修好后,有剩余材料再修复古厝。嘉庚先生兴建校舍期间,只能长期住在集美学校校董会楼上的小房间里。 1959年,嘉庚先生被查出癌症。“中央领导多次要求他留在北京治疗,因为校舍还没盖完,他坚持回来。”张老说。嘉庚先生更加珍惜余下时间,其间他往返北京和集美多次。1959年,因为放射治疗,嘉庚先生右眼失明,但他仍坚持回来参加华侨博物院落成典礼。1960年7月,嘉庚先生最后一次回集美。“当时每天都要换两次纱布,吃多次止痛药,但他仍坚持到工地和校园巡查。”直到10月份,先生再也走不动了,回到北京,从此卧床不起。 “住院期间,他规定凡是在校委会有职务的都不准前来探望,连他的亲生儿子、孙子去探望,也被他派到集美学校帮忙,只留警卫员、护士在他身边。”张老说。 最令张老终身遗憾的是,由于交通不便,当他接到通知赶到北京时,嘉庚先生已经昏迷,再没醒来。“他的遗嘱都是由我代写的,其间经过几次修改,此次,我知道他是让我赶过去补充遗嘱的,可惜没赶上,无法聆听他老人家的最后交代。”张老哽咽道。后来根据嘉庚先生遗嘱,他的财产包括不动产,全部捐赠作为校委会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