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看厦门 > 正文

厦门三个区高薪聘请名师名校长 “聘金”最高70万元

xm.fjsen.com 2013-10-15 11:2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名师效应”能否带来效果

“开出这样的高价,说明地方政府求贤心切,名师名校长的价值得到肯定,干起工作来也会格外有劲!”一位特级教师告诉记者,重金引进名师的背后,其实是厦门市各区瞄准的名师带动战略。

海沧区教育局综合科的徐剑波告诉记者,一批新校的建设,需要一批有经验的校长和老师,但本地培养的人才尚不足以满足办学规模快速扩张的需求,因此需要面向全国招募。不过,在徐剑波看来,引进名师、名校长的价值主要还在于对周边教师的影响和传帮带作用,“他们的到来,最终是要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形成一个优秀教师梯队”。

而事实上,在引名师名校长上,海沧区的教育早就尝到了甜头。在教育界,海沧实验中学的发展进步被称为“简直是坐‘直升机’”——2005年从还未被定级的学校,越过省三级达标学校,直接被评为省二级达标学校,2006年,又晋升为省一级达标学校,两年跳了三级。

这样的发展速度,校长肖学平被认为是功不可没。2000年,数学特级教师肖学平通过公开招聘,从我省有名的盛产高考状元学校——武平一中被引进到海沧实验中学。当时,肖学平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学生家长抱怨老师教不好,老师抱怨学生素质不行。这位随着海沧教育一起成长而取得北师大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校长,找到打破僵局的方法即“进步值”——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和自己原来比有了进步,就会得到奖励。“进步值”的推行,在海沧实验中学从薄弱校变成省一级达标学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外,海沧育才小学、北师大附校的成长也见证了名师名校长的带动效应。徐剑波认为,通过名师带动,海沧整个区老师的标杆提高了,所起到的带动引领的作用非常明显,“三年前,海沧曾出现一批4人被评为特级老师,这是非常难得的”。

“我们引进名师,并非就认为‘外地的和尚会念经’!”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孙明云认为,外地名师之所以会被吸引过来,也不单是因为“重金”,很关键的是他们到海沧后,自身也能得到提升。

“重金”背后还需完善机制

对于重金招聘名师、名校长的举动,公众舆论关注的重点一般都在“重金”方面。30万元、45万元、70万元……与名师名校长相随的一个比一个更劲爆的“重金”数据,无不冲击着人们的眼球。

“我的工资在重庆约5000元/月,到翔安后约11000元/月,退休金方面在重庆是3000元/月,到厦门后可达7400元/月,此外,作为市级名校长,我还可以领取2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15万元的租房补贴……”面对记者,潘晓燕算了这么一笔经济账。

表面上看,重金聘名师似乎是学校、名师、学生多赢的事,但公众对它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对此,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郑启五表示,因为有了“重金”的诱惑,自然会引起圈内人的攀比,有人反对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对“招聘者”和“被招聘者”都形成了一种压力,大家都在对招来的名师拭目以待,如果自身没有相当的“含金量”,这笔重金并不是可以轻易“咽”下去的,这就需要与“重金招聘”相配套的游戏规则,即“退聘机制”。

对于引进的名师到底值不值,孙明云认为,每一个引进的人才都要经过重重考核,“报名的人很多,经过筛选,最终符合条件的并不多”。他也认为,为了防止所选非人,的确有必要对名师“植入”当地后所起的效应进行再考核,“我们也正在探索这样一种考核机制”。

对此,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郑启五认为,发展教育,除了重金招聘名师之外,还要破除学校官本位的体制,培养尊师重教的氛围,为名师和一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潜能。

“名师发力、学校发展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能否激发、协同全校教职员工的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效能,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既跟整体环境有关,也考验着获聘名师的责任、情感和智慧。”海沧区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