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集美学校“百年见证” 多种方式提供线索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 100年前,怀抱兴学报国之志的陈嘉庚先生从南洋回到厦门办学,集美学校发展的序幕由此揭开,集美作为小渔村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写。 随后几年,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科、商科等校相继开办,集美学校的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求学圣地。 在漫长的岁月中,集美各校又经历了曲折的流变和发展。百年来,集美总有校舍新建、翻修、重建,天马山上的农林学校已经不复存在,师范、水产、航海、体院等校合并成了全新的集美大学。 一栋栋老建筑、一条条石板路、一片片由农田变为校舍的土地,无声地见证了集美学校的百年沧桑。如今,在嘉庚先生立下的“诚毅”校训指引下,集美学校仍然在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从集美学校走出的校友已不计其数。 100年来,每一个和集美学校相关的人、事、物都是不可或缺的拼图一角,一起构成了关于集美学校的完整历史。为此,在集美学校创办100周年纪念活动来临之际,本报启动了大型报道计划,通过找寻、挖掘和集美学校百年发展有关的物件、人物线索,串联、补充、重构人们对集美学校的百年记忆,激发当下我们对嘉庚精神的重新认知和思考。 如果您亲见过校主陈嘉庚先生并受到他的关怀、影响,如果您手中有与老学村、嘉庚先生相关的却从未曝光的旧照片、文物、书信,那么,请您不吝与我们联系。本报面向海内外发起这次征集,并将开辟“我见过校主陈嘉庚”、“百年新证”两个全新栏题,进行相关报道。 岁月不断流逝,见过陈嘉庚先生本人、参与过集美学校初建的“一手经历者”无疑会越来越少。这次的寻找,也可以视作一次“抢救”,我们将通过采访、记录、保存、分享那些宝贵的历史记忆。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提供线索。 多种方式 提供线索 1 拨打本报热线968820 2 发送电子邮件到邮箱 xmrb968820@qq.com 3 微博“@厦门日报” 4 微信“厦门日报” 【特别提醒】 陈嘉庚纪念馆对此次征集活动也很感兴趣,如果您有关于集美学校历史的新物证,可同时与纪念馆联系。联系电话:0592—6192188。 【同步新闻】 集大校友会成立 宁德南平两分会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 集美大学校友会又添两个新成员。近日,集大校友会分别成立宁德分会和南平分会,经选任,杨石明、柯炳添分别担任宁德分会和南平分会的会长。在成立仪式上,两位会长都把分会形容成“校友的家”,他们表示,今后将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为校友、母校和地方的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是集美学校创办100周年校庆,作为集美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美大学也将迎来建校95周年。集大校友会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集大校友会在省内已有龙岩、漳州、石狮等分会,集大前身之一的集美航海学院也在福州、厦门设有校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