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赏月。(本报记者 姚凡 摄)
○见习记者 吴耀东
厦门日报讯 昨晚7时,曾厝垵海滩。大海在前,明月在背。
有人面朝大海,看天空海阔。有人背朝大海,看月明星稀。但当7点13分,最大最圆的月亮出现时,许多人都转了过来。
闪光灯不时闪起,朋友呼喊着,情侣依偎着,家人嬉闹着,用相机,以记录时光的方式过节,过一个“影像中秋”。
“头不要动,手再往上抬一点,看镜头哦!”一个女孩将镜头对准了朋友,镜头中,她的朋友迎着海风,手托着7点13分的月亮,笑得无比灿烂。两位厦门本地的女孩,中秋之夜与闺蜜一起度过。
7点20分,薄云慢慢笼罩圆月,在它外围形成一圈红红的光晕。家住曾厝垵的曾小姐赶紧拿起相机,想要拍下这美妙一刻。无奈摄影水平不足,怎么拍都拍不出想要的效果。
另一边,来自广州的廖先生显然技术要高超许多,“感光度和光圈调到最佳,这样就可以了。”这次,廖先生带着老婆孩子到厦门访友。孩子和老婆跑到一边去吃烧烤了,他一个人坐在沙滩上,摆弄相机,欣赏自己的作品。他说:“几十年后看见这些照片,还能想起这个中秋是在厦门度过的。”
7点40分,云越来越多,遮住了半个天空,月亮也变得朦胧。一群来自宁夏的游客脱下鞋子,迎着浪花往前冲,看着彼此被海浪打湿的裤子,他们哈哈大笑。刘先生说,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厦门聚会。
指着天上的云,刘先生说,在他们那里,这样的云代表明天是大风沙天。我跟他说,这里明后天是台风天。刘先生突然感慨,“原来这里的云和月亮,跟我们那里是一样的。”
月色温柔。(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明月当空。(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