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集美:创新两岸同胞融合模式

2013-09-17 09:40:03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集美区企业经营者参访台湾行业标杆企业

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厦门观察记者 蒙少祥 田圆)“打造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直接往来最便捷、交流交往最活跃、同胞融合最温馨的家园——这是集美区践行‘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使命。”集美区委书记倪超如是表示。倪超的这一番表态是非常有底气的,国家早期设立的四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有三个在厦门,而三个中又有两个在集美区——1989年和1992年,杏林、集美两大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分别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了台商投资的福地。

“借问投资何处去,台商遥指杏林湾。”台湾一家媒体前些年巧妙地套用古诗来描绘集美区的投资环境。如今,随着“美丽厦门”行动计划的推出,杏林湾畔又掀起创新引领两岸同胞融合新模式的热潮。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集美区是厦门产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各类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也尤为突出,比如产业技术含量不够高、缺乏竞争优势,难招人、难留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生存困难等等,面对这样的现状,集美区政府主动搭桥牵线,为帮助企业管理者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途径。

8月27日至9月5日,集美区副区长曾文生带领辖区内的12位企业经营者奔赴台湾培训、考察。除此之外,在市级美丽厦门“十大行动计划”框架下,集美区迅速制定的“集美版”的十大行动方案,也将进一步搭建平台,促进两岸台胞携手共进作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创新培训政府带企业赴台学习

与平常走马观花的一般参访不同,集美区此次组织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赴台培训、考察是真正沉下身心去学习。

除了参加财团法人中国(台湾)生产力中心举办的企业经营新思维、营销案例分析培训之外,参访团还先后参访太平洋自行车、精技计算机、台湾樱花、毅太企业、桓达科技、义隆电子、法蓝瓷等7家台湾行业标杆企业。同时,考察了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拜访了中国(台湾)生产力中心、鞋类暨运动休闲科技研发中心和工业技术研究院等3家财团法人机构。考察过程中,不少企业高层亲自出面传授经验,与学员们一起面对面分享交流。

“这个培训和以往其他同类培训不同,理论少了,有更多偏重实用性的内容,能够真正帮助企业把脉,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课时,大家和老师互动的机会很多,这种学习方式,管用!”纸上得来终觉浅,听惯了理论课程的企业家们,在参访台湾企业归来后纷纷表示,集美区打造平台为大家提供的这种交流模式,让他们赞不绝口。

厦门日上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学诚在参访后感触颇深,“都是传统行业,创新到底应该怎么做?”原本一直是他们很头疼的问题,这次参访让他明白:其实改善就是创新。

“没有想到,区里愿意花这么大的投入扶持企业,这让我们的同行很是羡慕;没有想到,培训课程的设置和行程安排,老师都征求了我们的意见,区领导也和我们一起听课,做作业,还经常督促我们,以防我们开小差。”厦门宜瑞货架的总经理潘水华,是这次前往台湾学习的企业管理者中的“班长”,他连用多个“没有想到”来表达了自己对参与此次培训班,并能够前往台湾实地参观的惊喜之情,他告诉记者,从台湾回来之后,自己立马组织了管理层开会,研究如何根据企业本身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希望政府对我们的辅导,以后也像这次一样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实惠,多组织这样的模式,让更多的企业管理层成员都能参与其中。”潘水华对培训显得意犹未尽。

“政府牵线搭建学习平台、台湾财团法人全程跟进组织、两岸企业零距离沟通交流,这样的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个创新之举,我们未来要通过这些方式更好地推动两岸同胞融合与产业整合。”集美区副区长曾文生告诉记者。

早在去年9月,集美区政府就主办了一次“集美区2012年协助业者转型升级培训”,60名来自集美辖区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和高阶管理者前来参加培训。当时,也是集美区首次聘请台湾经营管理顾问机构“财团法人中国(台湾)生产力中心”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举办的协助业者转型升级培训。

促进融合为台胞打造温馨家园

8月21日,为了解台资企业发展情况,帮助台资企业解决难题,集美区召开了台资企业座谈会,区长李辉跃在会上认真听取了各个企业反映的问题后指出,各部门要为台企解决实际困难,将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交由督查组督办,并定期汇报。

为了促进两岸同胞融合,为台胞打造温馨的家园,集美区还做了进一步的规划。日前,针对“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描绘出的蓝图,在市级美丽厦门“十大行动计划”框架下,集美区也迅速制定了“集美版”的十大行动方案,促进两岸同胞融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如何融合?集美区拟定了具体的方案。

促进台胞融入社区。依托争创岛内外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营造台胞台商投资兴业、交流往来和居住生活的良好社会环境。创新台胞融入社区生活的社会管理体制,落实台湾同胞有关投资、就学、医疗保健、社会保险、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惠待遇。支持台商、台湾专业人士和优秀人才依法参加基层参政议政组织,以个人名义参加有关民间团体,参评相关荣誉。促进台胞融入社区,参与社区服务,提升台胞的归属感和融合度。

优化涉台服务工作。加强政企沟通和互动,完善区政府与台商台胞沟通互动机制,落实区领导与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区政企(台企专场)座谈会制度、区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区台商企业联谊会餐叙会制度,努力帮助解决台企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开展关爱“两胞一属”活动,利用传统佳节举办联谊活动,走访重点台胞台属和困难台胞,开展贫困台胞台属救济帮扶工作。

优化涉台法治环境。建立相关涉台部门的互动协调机制,完善涉台纠纷调解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办理台商投诉求助。建立健全涉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做好敏感时期涉台纠纷排查,稳妥处置各类涉台突发事件。发挥集美台商警务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对台资企业治安防控的指导以及涉台案件的调处工作。

在这一项项具体措施中,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优势的集美,不仅有发展教育科研、机械制造和软件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实力,今后,在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方面将更有可为。

参访企业家声音:

厦门荣兴达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文勤:

关于创新,我们的企业目前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千金难买早知道”,厦门的产业形态和台湾还是比较相似,这次出行,让我们看到了五年之后的我们,该如何生存。

厦门日上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学诚:

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企业中学管理,并且都是在实践中进行总结,集美区安排的培训,让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还通过参访台湾企业,把理论和实践良好地结合了。我们目前的经营与台湾企业不一样,他们主要是创建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而我们则是在努力降低成本,扩大生产力,这一点,很值得思考。

厦门维达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武:

在台湾,我们很少看到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也转变了我的经营理念:产业转型升级是必要的,“宁可做小,不要做大”,企业在做大规模前,一定要先考虑市场环境。也许目前来看转型并不容易,但是升级的方向,我比较明确了。

厦门宜瑞货架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水华:

台湾企业家在市场运作时,心态淡定,不像我们现在浮躁和焦虑,觉得没有安全感,担忧“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且,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做的是思想”的理念,和我们注重报表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们将品牌建设和营销观念融合,贯穿在企业经营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加上高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帮助很大。参访中,我还认识到,产品研发不仅要满足客户需求,还可以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这一点,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