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融合为台胞打造温馨家园 8月21日,为了解台资企业发展情况,帮助台资企业解决难题,集美区召开了台资企业座谈会,区长李辉跃在会上认真听取了各个企业反映的问题后指出,各部门要为台企解决实际困难,将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交由督查组督办,并定期汇报。 为了促进两岸同胞融合,为台胞打造温馨的家园,集美区还做了进一步的规划。日前,针对“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描绘出的蓝图,在市级美丽厦门“十大行动计划”框架下,集美区也迅速制定了“集美版”的十大行动方案,促进两岸同胞融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如何融合?集美区拟定了具体的方案。 促进台胞融入社区。依托争创岛内外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营造台胞台商投资兴业、交流往来和居住生活的良好社会环境。创新台胞融入社区生活的社会管理体制,落实台湾同胞有关投资、就学、医疗保健、社会保险、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惠待遇。支持台商、台湾专业人士和优秀人才依法参加基层参政议政组织,以个人名义参加有关民间团体,参评相关荣誉。促进台胞融入社区,参与社区服务,提升台胞的归属感和融合度。 优化涉台服务工作。加强政企沟通和互动,完善区政府与台商台胞沟通互动机制,落实区领导与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区政企(台企专场)座谈会制度、区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区台商企业联谊会餐叙会制度,努力帮助解决台企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开展关爱“两胞一属”活动,利用传统佳节举办联谊活动,走访重点台胞台属和困难台胞,开展贫困台胞台属救济帮扶工作。 优化涉台法治环境。建立相关涉台部门的互动协调机制,完善涉台纠纷调解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办理台商投诉求助。建立健全涉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做好敏感时期涉台纠纷排查,稳妥处置各类涉台突发事件。发挥集美台商警务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对台资企业治安防控的指导以及涉台案件的调处工作。 在这一项项具体措施中,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优势的集美,不仅有发展教育科研、机械制造和软件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实力,今后,在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方面将更有可为。 参访企业家声音: 厦门荣兴达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文勤: 关于创新,我们的企业目前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千金难买早知道”,厦门的产业形态和台湾还是比较相似,这次出行,让我们看到了五年之后的我们,该如何生存。 厦门日上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学诚: 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企业中学管理,并且都是在实践中进行总结,集美区安排的培训,让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还通过参访台湾企业,把理论和实践良好地结合了。我们目前的经营与台湾企业不一样,他们主要是创建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而我们则是在努力降低成本,扩大生产力,这一点,很值得思考。 厦门维达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武: 在台湾,我们很少看到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也转变了我的经营理念:产业转型升级是必要的,“宁可做小,不要做大”,企业在做大规模前,一定要先考虑市场环境。也许目前来看转型并不容易,但是升级的方向,我比较明确了。 厦门宜瑞货架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水华: 台湾企业家在市场运作时,心态淡定,不像我们现在浮躁和焦虑,觉得没有安全感,担忧“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且,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做的是思想”的理念,和我们注重报表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们将品牌建设和营销观念融合,贯穿在企业经营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加上高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帮助很大。参访中,我还认识到,产品研发不仅要满足客户需求,还可以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这一点,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 |
相关阅读:
- [ 09-13]海峡论坛——两岸同胞的“连心桥”
- [ 09-13]杨毅:盼服贸与货贸协议早日生效 造福两岸同胞
- [ 08-13]张志军:两岸同胞共创中华民族经济美好未来
- [ 06-21]两岸同胞 共祭关帝
- [ 06-20]闽南文化,让两岸同胞找到“同一个家”
- [ 06-09]国台办重申钓鱼岛议题:维护主权是两岸同胞共同责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