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厦门生物医药产业瞄准千亿产业集群

xm.fjsen.com 2013-09-04 10:23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2012年

2012年,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2.5亿元,同比增长31.98%,远高于全市工业总产值13.3%的增长速度。至2012年,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共有71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产业总产值的67.87%

2021年

伴随着缔造美丽厦门的步伐,市科技局启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制订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倍增计划”方案,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到“十二五”末,厦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产值预计将突破300亿元,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产值连续翻番,突破千亿元

被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在厦门不断加速起步。按照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沈灿煌的话来说,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但同时又具有高回报率、高附加值等特性,它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不可小觑。“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耕耘起来慢,但只要上了‘轨道’,产值将连续翻番,成长速度惊人”。据了解,市科技局目前正着力重点扶持该产业,到“十二五”末,厦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产值预计将突破300亿元,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将突破千亿。

良好基础

我市规划建设厦门生物医药港

生态环境优、科技政策好、产业基础好。厦门具有发展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良好环境,受到海内外许多研发团队的欢迎和青睐。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3年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和光电、软件产业一同被列为三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我市大力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厦门生物医药港,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2.5亿元,同比增长31.98%,远高于全市工业总产值13.3%的增长速度,占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7%;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1.67亿元,同比增长34%。至2012年,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共有71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产业总产值的67.87%。

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以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为主,主要产品是疫苗和诊断试剂与设备。这一专业领域内亿元企业达13家,其总收入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的44.61%。

产业集聚

海沧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03家

去年,市科技局和海沧区联合共建“厦门生物医药港”,充分发挥土地开发与科技资源优势,形成“一十百千”产业发展格局(1万平方米生物医药孵化器;10万平方米中试产业化基地;100万平方米生物医药园区建设;1000万平方米生物医药港),合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园区,构筑起“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梯次产业化发展体系。“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港规划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成为集总部、研发、生产、产业配套为一体的区域特色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占地56公顷。该园区已经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闽台(厦门)生物医药合作交流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厦门海沧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据了解,海沧区现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0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建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十二五”期间,全市申报或进入临床一类新药研发与生产的有12个,其中11个落户在海沧。在一个不到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如此多的新药研发,密集度属全国最高。

目前,国家唯一的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中心已落户海沧。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北化生物产业研究院、国家海洋三所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厦门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也相继落户。临近区域的药企也已开始聚集生物医药港,龙岩、漳州、福州、三明等地符合生物医药港发展需求的药企,开始办理落户手续。苏州、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个别生物医药企业也开始落户海沧,陆续洽谈的落户项目近20个,集群效应已开始扩散。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