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暑期打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抢“地盘” 家长忧虑

xm.fjsen.com 2013-08-03 07:22   来源:海西晨报    我来说两句

雇主:使用童工不以为然

“没什么年龄限制,一个月2000元还包吃包住。”昨日,记者以帮14岁的表弟找暑期工作为由,走进了SM城市广场马路对面的一家面馆,老板娘告诉记者,之前倒是可以来试试,不过现在工人招满了。她告诉记者,店内已有3位暑期工,两位是大学生,另一位则是初中生。当记者问该名初中生是否已满16周岁时,老板笑着说,这是亲戚的孩子,暑期来帮忙。

随后,记者走访了塘边附近的小餐馆,午餐时间便见到许多送餐小工骑着电瓶车从各个角落出来,很多面孔带着稚气。“我们家是没有,但其他家有,不过也是送送餐的活,有什么要紧的。”一家快餐店老板说,很多同行在暑期招工中,偶尔也会接纳未成年人。

然而,也有家长认为,孩子有两个月的时间,完全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打工,而对于“童工”这个概念,他们也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做的只是简单的工作,安全有保障就够了。

暑期带学生进社区实践

晨报讯(记者袁青青)“暑期,我们学校5名老师,分布在集美街道5个社区,担当学生辅导员一职,参与学生暑期实践组织工作。”集美中学德育处王主任介绍,集美中学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社区实践,实践活动持续约20天。

王主任告诉记者,小学至高中,各个年段的学生都包括。活动由社区安排,主要有志愿者活动,以及在父母岗位上体验父母工作等。然而,据他了解,很多学生对此兴趣不高,以至于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学生在暑期不去参加社会实践,拿张表格盖完章了事。

“可能是活动对孩子的吸引力不够大。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压力太大,父母要求其暑期上各种补习班。孩子们很累,也就不舍得拿休息时间去参加社区实践。”王主任说,他们也正在思考学生暑期实践工作怎么更好地开展,还将会和街道作进一步探讨,希望孩子们能参与其中,收获课堂上不一样的精彩。

工作期间发生意外监护人企业都有责

晨报讯(记者袁青青)“如果这些送餐的小小暑期工,发生安全意外,责任谁来承担?监护人还是雇主?”昨日,本报A6版《暑假成了他们的“打工季”》见报后,备受市民关注。身为老师和家长的杜女士致电记者称:据她了解,很多小企业根本不会和暑期工签订劳动合同和协议。假如,有些未满16周岁的小送餐工是帮他们的父母送餐,工作期间发生意外怎么办?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相关人士。

劳动部门:企业或担绝对责任

集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他们也曾接到市民举报,称在辖区内有企业使用童工现象。当执法人员前往落实,要求企业举证,给出非劳动关系证明时,很多企业都拿不出来。

“很多企业管理不规范,招聘又比较随意,发现有不满16周岁的孩子跟着父母来工厂上班时,也不以为然,默认这种劳动关系,支付一定酬劳。那当童工发生安全事故时,企业就要承担绝对责任。”该人员告诉记者,即使企业老板口头多次申明,却没有有效的书面文件证明,那劳动执法部门就会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律师:监护人也要承担责任

“假如孩子在送餐过程中,骑着车将别人撞伤,而这个不满16周岁的暑期工又是帮其父母顶班,又或企业老板不知情,那监护人就要承担该事故中的大部分责任。”福建凌一律师事务所张平律师认为,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监护人就要承担大部分责任。那如果孩子被第三方撞伤或伤害,那视具体情况,孩子所在企业和第三方就要承担责任。

然而,张平律师分析,如果餐馆所用的童工,是企业所招聘,在生产期间,孩子受伤企业就要承担绝对责任。他认为,无论何种情况,企业使用童工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建议不要铤而走险。此外,16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想要去打工,事先也要去劳动部门办理相关证件。S3803073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