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中村为何逢大雨必涝? 排洪系统存三大硬伤
硬伤2 排洪沟垃圾淤泥“缠身” 不断被吞噬的排洪沟,还被垃圾、污水缠身,有时甚至堵得透不过气来。 在围里社区,站在一小池塘旁,社区干部陈延风直摇头,“都被污水、垃圾给占满了”。 这个小池塘地势低,每次暴雨,周边的雨水都会在那汇集;为了加大池塘的排洪能力,有关部门甚至在池塘排洪口加了抽水泵。但导报记者昨日注意到,连接抽水泵的排洪口,已被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堆满了。“抽水泵一抽,不仅抽来了雨水,还抽来了垃圾,堵了。”陈延风透露,池塘里的污水甚至已经积了一两米,洪水排不出去,最终就从这开始往周边淹。 走进这一社区,导报记者看到,沿路随处可见一些随意丢放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在这个本地人口只有1000多人、但外地人口却有四五万人的社区,陈延风说,一些租户随处丢垃圾的现象很普遍。 碰到大件的垃圾,排洪沟就会被堵。而不仅如此,在多数“城中村”,雨水和污水混排,这使得多数排洪沟里堆满了淤泥。以至于很多村民反映,在关键时候,排洪沟不仅不排水,还往外冒水,冒污水。 硬伤3 多数城中村无排水泵站 目前,岛内诸如地下通道等城市低洼地带,基本都通过排水泵站进行排水,而在导报记者走访各个城中村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些城中村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城市低洼地带。 这些城中村的排洪沟已经很糟糕了,但更糟糕的是,多数城中村竟然连一个排水泵站都没有,即使有排水泵站的,也难以发挥出应有功效,甚至“拖后腿”,成为“软肋”。 在前埔村前村,全村的雨水几乎只通过一条直径1米左右的水沟排出,这么多年来,村民们一直有个疑惑,被淹这么多次,既然缺乏地下排洪,为何连一个排水泵站都没有设置? 同样,在钟宅也没有排水泵站,居委会治保主任钟明和说,排水泵站虽然难以彻底解决村庄被淹,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积水面积,还可以抵御海水倒灌。 在围里,导报记者发现,村内的池塘处虽然设置了一个排水泵站,但却由于设置不科学、容易被堵等原因,使其成为排水“软肋”。 “这个排水泵基本没用,有时候反而把顺排的水给冲回村里。”陈延风说,排水泵和村内唯一的一条排水沟相连,大雨来临时,由于排水泵冲力过猛,不仅阻碍了沟内自然顺排的雨水,其自身所排的水还会冲回沟内,再度流回原地。 |
- 2013-07-24"西马仑"让厦门多地水漫金山 暴露排洪系统薄弱环节
- 2013-05-17厦门多数排洪系统建造于80年代
- 2013-05-17一场暴雨冲出了什么?厦多数排洪系统服役超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