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厦门,每年阴历六月十五和十六,退潮时,海水“后撤”到离海岸一两公里的远处,露出大片海滩,引来上千“赶海”群众,下海挖取花蛤。这一壮观场面出现在环岛路海滩上。(中国青年网) 东南网7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毓慧 实习生 陈雅瑜/文 图/中国青年网)昨天傍晚,环岛路海边,密密麻麻的人群都俯身忙乎着,不是在游泳,而是在挖花蛤。 昨天凌晨“超级月亮”登场,即月球、地球和太阳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月亮最圆,而此时,海边退潮的“幅度”可谓最大。 昨天下午5点过后,海边穿着泳衣泳裤的市民及游客可不少,可真正下海游泳的人并不多。 原来,这会儿实在“没海水”游泳,因为,环岛路“一国两制”海边退潮后,海水足足撤离了一两公里,裸露出大片沟壑状的海滩。 既然游不了,那咱就下海挖花蛤找点乐吧。 有人徒手扒拉着淤泥,连刨了好几个坑,才勉强将一两粒花蛤收入袋中,一看就是没经验的。 而那些专业“赶海人”,小铲、箩筐等工具齐全,对花蛤的藏身之地可谓了如指掌,不出半小时,至少入账两斤花蛤。这部分人群多为住在何厝、前埔的本地人,再“狡猾”的花蛤也难以躲过。 花蛤越挖越多,大伙的兴致也越来越高,不少来厦的外地游客看得眼红、手痒,纷纷脱鞋、挽起裤脚,加入到挖花蛤的队伍中。 不过,昨天不是节假日,相对往年,傍晚时分来海边挖花蛤的人不算特别多,但热闹的场面也挺壮观。 |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