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走进集美"生育关怀"工作 幸福路上为你亮一盏灯

2013-07-23 11:10:31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23日讯(福建日报厦门观察记者 田圆 通讯员 郭妮妮 周碧菲)“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生育关怀行动”是聚焦生育行为,造福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公益性活动,不仅可以使部分计生困难家庭逐步摆脱贫困,也对转变广大群众传统婚育观念,获得人们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厦门市重要的工业区、文教区和新城区,近年来,集美区“生育关怀行动”稳步开展,实实在在的关怀,为许许多多平凡家庭的幸福生活之路亮起明灯。

经济帮扶 点亮希望

家住杏林街道高浦社区的苏女士,丈夫下岗,一家人仅靠她的工资和剖一点海蛎为生。1993年,女儿的降临为这个清苦的家增添了乐趣,通过与丈夫商量,苏女士一家响应政府的号召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女儿十五岁患上了脑癌,虽然花费了20多万元救治,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次年,苏女士又被查出了胃癌与乳腺癌。“亲戚朋友们都不敢再借钱给我们了。我甚至绝望得曾想用自杀来结束生命,远离精神与身体双重的折磨。”

幸好,得知情况的区、镇街计生协会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她送去了紧急救助和计生帮扶款项共计近8000元,同时还帮助苏女士申请低保等补助,并发动社会各界助苏女士渡过难关。

为了帮助像苏女士这样遇到困难的贫困母亲,为他们的家庭点亮希望,每年,集美区将“生育关怀行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同时还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10%作为生育关怀行动专项资金,为生育关怀行动提供资金支持。

2012年度共投入生育关怀行动资金670.96万元,其中开展农村计生帮扶资金51.25万元,扶助126户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开展幸福工程—关爱贫困母亲102户,发放幸福款30.8万元;发放金秋助学款19.7万元,帮助89名计生贫困学子,圆了他们的求学之梦等等。

立足实际 特色宣传

在“生育关怀行动”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的同时,集美区针对高校多、驻军多、企业多的特点开展了众多富有特色的宣传服务活动,不断拓展生育关怀行动内容。

5月29日下午,集美区人口计生局、计生协会、集美街道与集美大学理学院联合在集美大学理学院举办“集美区纪念5·29全国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暨‘爱之屋’进高校启动仪式”,10名符合“计生户”条件、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了计生“励志助学金”。该助学金自2011年设立以来,每年资助两批计生贫困大学生。

除了“爱之屋”项目,2011年在集美大学理学院成立的厦门首个高校计生协会,则弥补了学校老师、家长自身对人口计生知识教育“缺位”的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入计生协会或参与协会的活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宣传、自我受益”的效果,让这个长期存在的教育难点变身为亮点。

不仅如此,集美区人口计生局、计生协会依托军营开展的“生育关怀进军营”活动、依托“爱心超市”开展的“生育关怀携手爱心超市”活动、依托“三大园区”开展的“生育关怀进企业”活动,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带入了集美区各个领域,受益群体持续扩大。

不断创新 服务升级

从放学后到家长下班这段期间内,孩子们该如何安排,才能既安全,又合理利用了时间呢?集美街道银亭社区给出了一个好答案,社区利用社区志愿者多、有空闲房优势,免费开设“四点钟学堂”,把“空档”期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开展学习活动,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丰富了“生育关怀”的实质内容。

在“群众所忧、协会所为”的目标下,集美区人口计生局、计生协会为打造更优质服务,积极探索新路子。例如,在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工作中,积极提供宣传服务、计生技术、生殖健康、避孕药具、便民维权、生育关怀等六个方面的均等化服务,另外,还全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最大限度为符合计生政策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服务,最根本的还是用心。为此,集美区人口计生局、计生协会各级工作人员主动加强对帮扶户的随访,从资金、技术、信息等“一条龙”进行扶持,引导帮扶对象走上脱贫致富路等等。今年起,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将每年投入165万元为16500余独生子女户、二女家庭户办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增强计划生育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减轻计划生育家庭后顾之忧,使更多的计生家庭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生育关怀”落到实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