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坤文创园将变"商业区" 将引进餐饮、娱乐等
油画园一片“静悄悄” 有时一个月才做一单生意 海西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从一开始轰轰烈烈开张,到现在突然的“转型”,灿坤文创园的变化之快,让人有些“看不懂”。闽灿坤B监事会主席、前任董秘罗先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海西国际油画中心进展不利,迫使灿坤文创园的远景规划也做出调整。而昨天,记者在现场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位前任董秘的说法。 生意不稳定,连空调也不敢开 王先生(化名)是灿坤文创园海西国际油画村的“元老”,主要从事油画销售。昨天,他告诉记者,在海西国际油画村经营一年多,他感觉“人气始终起不来”。 “一开始,管理方的定位是承接游客,为此文创园内开辟了可供停数十辆大巴的停车场。”王先生说,但后来,除少数几次有游客来外,这里的商铺,常常都是一片“静悄悄”。 王先生说,游客生意做不成,现在只接一些熟客或朋友的单子,生意也很不稳定。“有一个月,生意最惨淡时,店里只卖出一件普通作品,成交额才几百元。”王先生说。 另一家从事油画销售的商家也告诉记者,因为生意惨淡,为节省成本,他平时甚至连空调都不敢开。 不少商家出走,租金降幅大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生意不稳定,从海西国际油画村开业至今,入驻的商家数量,也从最鼎盛时期的200多家,迅速下降到现在的不到100家。 在一家“艺社”门口,贴出了店铺出让的信息。记者根据上面留下的电话打过去,对方不愿透露太多经营方面的问题,只是说“生意一般,想转到外面去发展”。 记者了解到,随着商家的陆续离开,这里的租金也开始下降。“我这家店铺的租金,面积100多平方米,从过去的6000元降到现在的3000多元,降了快一半。”文创园一家名为太为艺术空间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灿坤文创园经营遇到一些“麻烦”,此前已有部分管理人员离职。记者就此致电当前灿坤文创园的相关负责人罗先生,咨询当前文创园的经营情况,但罗先生以“自己不方便说”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 ■背景新闻 厦门灿坤于1988年投资成立,1991年购入湖里兴隆路以南5万平方米的土地,分别于1995年、1998年在该地块上建成北楼和南楼通用厂房,以作为公司制造基地。2000年,厦门灿坤再次购入与公司房产相连的4737.60平方米的土地。2002年,厦门灿坤投资设立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灿坤),自2003年起陆续将制造基地由厦门转移至漳州灿坤后,由于没有适合的发展机会,厂房和土地处于利用率不足状态。为盘活公司资产,创造新利润增长点,厦门灿坤在2010年年初,向厦门市政府申请利用原旧厂房发展设立“文化产业园-两岸生活设计文创园暨厦门油画市场”,获得所在地湖里区政府和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 |
- 2013-07-02每月80万元出租厂房 灿坤放弃做大文创园
- 2013-05-24马尾首个文创园将投用 船政为主线打造文创集群
- 2013-03-06福建省首家新华文化城将落户闽台文创园
- 2013-02-03金丝楠木雕刻亮相集美集文创园 展览持续至本月28日
- 2013-01-10破旧宗祠变身陶瓷文创园 白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厦门
- 2012-12-14超大实体书籍亮相台北文创园
- 2012-08-27龙山文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