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放流中华鲟可能难活 望由武汉中华鲟基地续养
方案 相关部门针对基地资金不足问题,提出将中华鲟在海中放流的方案。负责人林先生说:“这些中华鲟大部分已适应长期人工饲养环境,若不经过一定的生存能力训练就放归自然,生存几率渺茫。”
池子里的中华鲟。记者 陈理杰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斌斌)晨报此前报道的同安中华鲟养殖基地的中华鲟处境堪忧的情况,昨日上午10时,厦门中华鲟繁育基地相关人士召开发布会,披露了基地内220条中华鲟何去何从的相关情况。据基地相关负责人林先生介绍,相关部门针对基地的情况提出了“给一定补偿款后将中华鲟放流”的解决方案,但基地方面则倾向于由武汉的中华鲟养殖基地接手续养。 [现状] 拖欠税款4万多元 发布会上,基地负责人林先生介绍说,目前基地内不算上外借科研的中华鲟就有220条,其中体长在1.5米以上的占了鱼群总数的85%。中华鲟养殖对水质和饲料要求比较高,每天的饲料要数千元。为了保护中华鲟,基地坚持了14年。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厦门中华鲟繁育基地养殖的中华鲟是我国仅存的母鱼,科研价值相当高。”今年5月份中华鲟面临断粮危机被媒体关注后,相关部门紧急调拨饲料,协调供水,短时间内解了燃眉之急。负责人林先生介绍,14年来,基地一直处于投入期,未产生过利润,基本是纯公益投入。近期,基地接到了来自地税部门的税款催缴通知,称基地拖欠税款4万多元。 [处理] 希望由武汉续养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最近相关部门针对基地资金不足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给予基地一定补偿款后,将中华鲟在海中放流。记者此前获悉,厦门市海洋渔业局正积极协调企业,争取对部分中华鲟放流达成协议,同时组织做好中华鲟海化和放流地点选取等工作,并可能在10月份温度适宜的时机将之放流。但据负责人林先生透露,相关协调工作双方未达成共识。他说:“这些中华鲟大部分喂养了10多年,已适应长期人工饲养环境,若不经过生存能力训练就放归自然,生存几率渺茫。” 林先生称,放流对基地的债权人来说意味着投资得不到收益,这220条中华鲟的背后是100多位相关债权人,投资额超过3000万元。基地拖欠的饲料费也引发了相关饲料企业资金紧张、运营困难的连锁反应。 基地负责人表示,全国最大的中华鲟养殖基地在武汉,而武汉这个基地内的中华鲟是由政府方面来养殖的,如果将基地内220条中华鲟送到武汉,也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华鲟养殖的基本经费。 |
- 2013-07-08200多条中华鲟要放流恐有"两失" 政府调拨饲料救急
- 2013-06-28组图:坚守中华鲟 工人们已八个月没领工资
- 2013-06-19中华鲟断炊近1个月 政府救济为500条中华鲟续命
- 2013-06-19"500条中华鲟岌岌可危"续 “吃喝拉撒”有人管了
- 2013-06-04中华鲟断粮一个多月吃上巴浪鱼 饲养池换新鲜水源
- 2013-06-03中华鲟养殖需要公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