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求职路径:厦大女孩提前半年签约“宝洁”
![]() 张旭立志靠自己的努力演绎精彩人生 本报接连推出“90后的求职路径调查”系列报道,展现了诸多大学毕业生的风采,其中,有在校期间“不务正业”、敢打敢拼的“创业派”;有一心为考研出国努力的“烤鸭族”;也有从大一开始就“处心积虑”思考职业发展规划、大学四年一直为求职而努力的“主动作为派”。张旭,就是“主动派”的代表。 当身边很多同学还在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而发愁,厦大历史系的张旭早已成功签约世界五百强企业。回顾大学四年为求职所做的一切,张旭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大一时摸清方向,专业、英语两手抓;大二时独当一面,学生工作中施展领导才华;大三时一枝独秀,入选宝洁公司接受实习锻炼,大四时“临门一脚”,成功签约。 厦门晚报讯 文/记者 吴笛 实习生 扈迪 大一 大二 既然走出校门就面临就业,那么踏进校门就该做准备 实习时带课外书过去“打酱油”,挨一顿训斥改变工作态度 2009年,作为新生的张旭来到闭塞的“大径村”(厦门大学漳州校区),这里没有厦大本部的校园宣讲会,也少有参与企业活动的机会。张旭便在网络上搜寻信息,并了解到了宝洁公司的实习生培养计划。 “既然走出校门就面临就业,那么踏进校门就该做准备了。我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竞争实习生岗位。”通过网络查询求职信息和面试经验,张旭了解到,宝洁公司对应聘者的领导力和外语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很看重团队合作能力。于是在大一期间,张旭就专注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大二那年,不少学生还在准备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时候,张旭已经自学并通过了剑桥商务英语考试。 同时,张旭还积极参加学生会工作,锻炼组织能力和团队协调能能力。她作为学院的团总支书记,指导学院的迎新活动,组织团支部的日常工作得心应手。 “当时张旭学姐对我们近百名同学进行新生入学指导,她站在最前面,讲话铿锵有力,特别‘霸气’!” 一名人文学院的学妹回忆说。 大二暑假,张旭来到包头神华国际大酒店,并在市场营销部实习。“去了感觉没有什么实际的事情,就是打杂,复印文件,就把自己的课外书带过去看。”这样“打酱油”打了几天后,严格的女上司把张旭叫到面前,斥责说:“如果是想要看闲书,就回家去看!”一番严词厉色后,她给了张旭一本酒店管理的书,劝她在工作环境中多听多看多学习。“这一顿教训让我的工作态度转变挺大的。”张旭很快看完了上司给的书,并积极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在大扫除的时候,也主动做得更多。” |
- 2013-06-24华人当心掉入“求职陷阱”
- 2013-06-24七成人怕隐性加班 企业贴“绝不加班”吸引求职者
- 2013-06-24失业噩梦缠扰全球 华人当心掉入“求职陷阱”
- 2013-06-24大学生求职难 实习生成用人单位廉价“试用品”
- 2013-06-24华人当心掉入“求职陷阱” “武装”自身是王道
- 2013-06-23同场求职民工月薪3500元大学生只有2000元
- 2013-06-22大学生求职难 实习生成用人单位廉价“试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