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断炊近1个月 政府救济为500条中华鲟续命
■现状
两条已死亡近半体质较弱
290公斤巴浪鱼补充营养
最近,事情出现了转机,厦门中华鲟繁育基地相关人士主动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联系。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周鲁闽介绍说,得到消息的当天,他们就立即向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和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进行了报告。第二天,通过同安区协调解决了基地用水的最迫切问题。
与此同时,为确保中华鲟的安全,海洋与渔业局还成立了应急处置小组并全面启动应急工作机制。6月3日运送第一批饲料,解决基地中华鲟的饲料和用水问题,保证中华鲟的安全。截至目前,已4次运送专门饲料1吨、巴浪鱼290公斤。
据透露,由于基地的这些中华鲟,半年多来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再加上一个多月未进食,有近半的中华鲟体质较弱,仍处于危险状态,其中两条已经死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工程师李罗新介绍说,中华鲟断粮事件发生后,他已连续3次到基地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目前基地的养殖条件如水质、水温等已基本满足要求,290公斤的巴浪鱼一定程度上暂时满足了中华鲟的营养需求。至于一些功能性已衰竭、受伤严重的个体,已采取药物浸泡和药物注射的方式,并转移到经清洗和消毒的救护池中进行治疗,“死亡的两条中华鲟体型偏瘦,死亡的原因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属正常死亡范围之内”。
■举措
每天两次定时定量喂鱼食
生病受伤均集中养殖治疗
中华鲟基地原管理负责人李先生也现身昨日的新闻发布会。李先生称,从1999年中华鲟繁育保护基地建立开始至2012年,他对中华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2012年,因内部矛盾,他不得不离开基地,直到这次出事他再返回。李先生表示,接下去,他将协助相关部门,加强基地的现场管理和中华鲟的救治,并和海洋与渔业局就中华鲟的放流事宜进行商讨。
厦门市水产养殖良种繁育场场长陈祈辉也表示,目前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已组织中华鲟抢救性养殖管理工作团队进驻养殖基地。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他们将采取4条主要措施抢救和保活现有中华鲟。一是加大中华鲟养殖池供水量,每天24小时不停进水和排水,同时有效降低水温,为中华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根据中华鲟目前的情况,逐步添加饲料的投喂量,分早晚两次定时定量投喂鲜鱼块和搭配投喂鲟鱼专用配合颗粒饲料,让它们渐渐恢复体力;三是将生病、受伤的中华鲟挑出来集中治疗养殖、尽力抢救,让它们尽快康复;四是加强日常管理,当班人员每天做好工作日志,并根据中华鲟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投饲量。同时,晚上至早晨时间段开启增氧机,对水体增氧,以利于中华鲟的康复。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