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白金针菇栽培"航母"7月投产 系国内最大生产工厂
海西晨报讯(记者 袁晓敏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近日,记者从翔安区获悉,总投资3.6亿元、年产食用菌可达1.4万吨、国内最大的如意情(厦门)白金针菇自动化栽培工厂项目计划于今年7月1日投产,将为广大市民的“菜篮子”提供优质、健康蔬菜。目前,厂房土建部分已完成,厂房内部装修正在进行中,相关设备也正在加紧安装中。 投资3.6亿元 将食用菌产业化 记者获悉,“如意情白金针菇自动化生产加工工厂建设项目”于2012年8月20日取得翔安区发展和改革局的项目备案证。项目占地30916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51162平方米,分为1号厂房和2号厂房,将建成集研究开发区、菌种生产区、食用菌栽培区、物流保鲜区、科技培训区等五个功能区为一体的食用菌高科技产业化示范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其中设备总投资2.2亿元。项目引进韩国先进的全自动食用菌生产线,以及国内领先的自动化灭菌器、生物工程育种(液体菌种)生产设备、净化工程、生育室抑制机等设施设备,集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于一体。 机械手种菌 菌渣制成有机肥 据介绍,在菌种生产方面,项目应用液体菌种发酵罐及锅炉系统等液体菌种设备,同时使用机械手全自动接种,效率高、不易产生污染,相较于传统食用菌采用塑料袋栽培,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采收后的菌筒将通过自动挖瓶机,将菌料取出,一部分通过锅炉房烘干,作为锅炉的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后供热能给整个企业园区的各生产加工工厂;一部分通过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肥。项目建立了“菌渣—燃料—能量”能源产业链,即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通过对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就能减少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食用菌菌渣的利用上,一方面发酵制成有机肥,还田培肥土壤,另一方面烘干成为锅炉燃料,年节约天然气50万方,可以实现产业内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有效循环,不断完善了生态综合循环经济体系,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避免环境污染。 |
- 2013-04-16多吃金针菇增强抵抗力
- 2013-04-10今年首季漳州食用菌产量骤增 金针菇产量增17倍
- 2013-03-21逆长金针菇使用激素催长 看到这你敢吃吗
- 2013-03-21你敢吃逆长的金针菇吗 惊!当孕妇遭遇到抠门的婆婆
- 2013-03-18金针菇打激素图片传遍网络 专家辟谣称不可行
- 2013-01-30漳州网友吐槽:超市买来金针菇 没过期根就烂了
- 2012-12-04冬季皮肤易过敏不妨多吃金针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