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星星的孩子"想上学—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

2013-06-04 11:55:57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博爱康复中心的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东南网6月4日讯(福建日报厦门观察记者 廖丽萍 杨珊珊)近几年来,自闭症儿童在我国越来越多,社会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然而,关注往往集中于他们的康复治疗上,而忽略了他们的教育问题。“星星的孩子”为何上学难?我们又该如何为他们打通上学之路,让他们在正常的校园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康复,共享均衡教育的丰硕成果?

现状 自闭症孩子入学难

林荔的儿子是一名中度自闭症患儿,今年7岁的他就读于思明区一家民办三级幼儿园。一年前,林荔带着儿子来到了厦门。为了让孩子能尽快上学,她一刻也没有耽搁。一一罗列了在家附近的幼儿园后,两天的时间里她联系了8所学校,但是,只有3所学校同意和她面谈。

“大多数学校在我说明儿子情况的时候,就回绝了我。”林荔告诉记者,学校听到自闭症,第一反应就认为会干扰其他孩子,甚至觉得会有暴力倾向,但是很多孩子通过康复治疗是可以恢复得比较好的。在林荔看来,虽然自己的孩子很幸运,暂时解决了入园问题,但是,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还不深,还将困扰着更多自闭症孩子的上学问题。

今年9月份,儿子马上要上小学,林荔早早便开始准备找学校了,“我更倾向找一所民办的小学。”林荔表示,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能让孩子在学校的环境中学会融入社会。

“自闭症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问题,就连如何治疗康复都还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标准,因此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更不容易了。”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蒋鸣表示,解决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介入。

据蒋鸣介绍,从2011年起,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就对接受残疾儿童的幼儿园给予每个儿童每月500元的补贴。不过,目前,厦门全市也只有二三十家左右的幼儿园接收过自闭症儿童。“学校和家长担心自闭症的孩子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教育,却忽略了自闭症的孩子也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蒋鸣看来,只有提升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和认识,才能将公平教育的理念落实到位。“如果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康复中心治疗,不接触社会,那就像是在岸上学游泳,不可能真正学会。”

困境 专业机构压力仍大

上午10点半,正是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在厦门市博爱康复中心大楼后的一栋楼房中,两位老师正带领着七八个自闭症的孩子打乒乓球。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也有13岁了。

“这里是自闭症孩子的大龄班。”厦门博爱康复中心自闭症部教研组长罗丽英说,博爱康复中心是厦门市唯一一家公办康复中心,按照规定,他们主要负责为6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治疗。

但是,自闭症孩子随班就读并不容易,尤其是程度差的孩子,而有些家长也不愿将孩子送到特校,因此许多“超龄”孩子只能继续留在康复中心。罗丽英表示,目前,康复中心有120多名残疾孩子,其中自闭症儿童就有50多名,而且7岁以上的大龄儿童也不下10个。

与康复中心一样感到压力大的还有厦门市的一些特殊教育学校。

今年16岁的小庄,再过几个月就要从特殊学校毕业了。而根据国家现有的政策和体制,年满16周岁的孩子不再接受义务教育,目前也没有针对他们的专业机构。小庄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小庄的程度比较差,几乎没法自理,更别提工作了。

“目前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跟特校商量,让孩子延期毕业,在学校里多待一年。”庄妈妈无奈地说,对于一年之后孩子的出路,以及孩子的未来,庄妈妈还没有想过,也不敢想。

“现在我们学校共有特殊儿童97人,其中24个自闭症儿童,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厦门市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运红表示,虽然校方也想为自闭症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目前特校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师资还比较欠缺,平常上课,有大半时间只能整班教学。而在特校接受完义务教育后,程度较好的孩子还可以到福乐家园、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程度较差的孩子就只能由家庭自己照顾了,“自闭症的孩子要就业是比较困难的”。

建议 政策体制还需完善

作为厦门市推动特殊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即将于9月份正式投用的厦门市心欣幼儿园正在积极探索一种医教结合的新模式,弥补目前特殊教育不足的方法。蒋鸣表示,厦门目前共有近千名适龄残疾幼儿,幼儿园建成后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他们学前教育的窘境。

然而,要保障残障孩子的教育权益,绝不是设立一所学校就能解决的问题。

“厦门公办的残障孩子康复治疗中心数量有限,而民办的康复中心质量差,要价高,成为不少自闭症家庭的新负担。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情况,也只覆盖了轻度、中度自闭症患儿中的少数人。” 罗丽英如是说。

“要想解决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师资配备不够,因为按照规定,自闭症孩子的教育至少需要师生比为4∶1,这就需要大量有专业素养的教师。而且目前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课程,全国都没有一个标准,如何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教育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厦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的工作人员表示,推进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们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一面是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另一面却是融合教育的现实困境。教育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项目专家组成员陈军表示,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从过去的聋哑学校转变而来的,并没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专业教育。要真正实现特殊教育学校的价值和意义,首先,特校得转型升级;其次,培养一批特教人才,将特教纳入教育系统的职称考核;而最终,还需要国家在政策和体系上的健全完善,比如目前,新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已经将自闭症儿童纳入其中。

“星星的孩子”想上学 ——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 □本报记者 廖丽萍 杨珊珊 博爱康复中心的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近几年来,自闭症儿童在我国越来越多,社会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然而,关注往往集中于他们的康复治疗上,而忽略了他们的教育问题。“星星的孩子”为何上学难?我们又该如何为他们打通上学之路,让他们在正常的校园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康复,共享均衡教育的丰硕成果?

现状 自闭症孩子入学难

林荔的儿子是一名中度自闭症患儿,今年7岁的他就读于思明区一家民办三级幼儿园。一年前,林荔带着儿子来到了厦门。为了让孩子能尽快上学,她一刻也没有耽搁。一一罗列了在家附近的幼儿园后,两天的时间里她联系了8所学校,但是,只有3所学校同意和她面谈。

“大多数学校在我说明儿子情况的时候,就回绝了我。”林荔告诉记者,学校听到自闭症,第一反应就认为会干扰其他孩子,甚至觉得会有暴力倾向,但是很多孩子通过康复治疗是可以恢复得比较好的。在林荔看来,虽然自己的孩子很幸运,暂时解决了入园问题,但是,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还不深,还将困扰着更多自闭症孩子的上学问题。

今年9月份,儿子马上要上小学,林荔早早便开始准备找学校了,“我更倾向找一所民办的小学。”林荔表示,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能让孩子在学校的环境中学会融入社会。

“自闭症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问题,就连如何治疗康复都还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标准,因此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更不容易了。”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蒋鸣表示,解决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介入。

据蒋鸣介绍,从2011年起,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就对接受残疾儿童的幼儿园给予每个儿童每月500元的补贴。不过,目前,厦门全市也只有二三十家左右的幼儿园接收过自闭症儿童。“学校和家长担心自闭症的孩子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教育,却忽略了自闭症的孩子也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蒋鸣看来,只有提升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和认识,才能将公平教育的理念落实到位。“如果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康复中心治疗,不接触社会,那就像是在岸上学游泳,不可能真正学会。”

困境 专业机构压力仍大

上午10点半,正是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在厦门市博爱康复中心大楼后的一栋楼房中,两位老师正带领着七八个自闭症的孩子打乒乓球。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也有13岁了。

“这里是自闭症孩子的大龄班。”厦门博爱康复中心自闭症部教研组长罗丽英说,博爱康复中心是厦门市唯一一家公办康复中心,按照规定,他们主要负责为6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治疗。

但是,自闭症孩子随班就读并不容易,尤其是程度差的孩子,而有些家长也不愿将孩子送到特校,因此许多“超龄”孩子只能继续留在康复中心。罗丽英表示,目前,康复中心有120多名残疾孩子,其中自闭症儿童就有50多名,而且7岁以上的大龄儿童也不下10个。

与康复中心一样感到压力大的还有厦门市的一些特殊教育学校。

今年16岁的小庄,再过几个月就要从特殊学校毕业了。而根据国家现有的政策和体制,年满16周岁的孩子不再接受义务教育,目前也没有针对他们的专业机构。小庄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小庄的程度比较差,几乎没法自理,更别提工作了。

“目前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跟特校商量,让孩子延期毕业,在学校里多待一年。”庄妈妈无奈地说,对于一年之后孩子的出路,以及孩子的未来,庄妈妈还没有想过,也不敢想。

“现在我们学校共有特殊儿童97人,其中24个自闭症儿童,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厦门市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运红表示,虽然校方也想为自闭症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目前特校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师资还比较欠缺,平常上课,有大半时间只能整班教学。而在特校接受完义务教育后,程度较好的孩子还可以到福乐家园、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程度较差的孩子就只能由家庭自己照顾了,“自闭症的孩子要就业是比较困难的”。

建议 政策体制还需完善

作为厦门市推动特殊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即将于9月份正式投用的厦门市心欣幼儿园正在积极探索一种医教结合的新模式,弥补目前特殊教育不足的方法。蒋鸣表示,厦门目前共有近千名适龄残疾幼儿,幼儿园建成后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他们学前教育的窘境。

然而,要保障残障孩子的教育权益,绝不是设立一所学校就能解决的问题。

“厦门公办的残障孩子康复治疗中心数量有限,而民办的康复中心质量差,要价高,成为不少自闭症家庭的新负担。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情况,也只覆盖了轻度、中度自闭症患儿中的少数人。” 罗丽英如是说。

“要想解决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师资配备不够,因为按照规定,自闭症孩子的教育至少需要师生比为4∶1,这就需要大量有专业素养的教师。而且目前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课程,全国都没有一个标准,如何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教育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厦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的工作人员表示,推进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们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一面是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另一面却是融合教育的现实困境。教育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项目专家组成员陈军表示,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从过去的聋哑学校转变而来的,并没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专业教育。要真正实现特殊教育学校的价值和意义,首先,特校得转型升级;其次,培养一批特教人才,将特教纳入教育系统的职称考核;而最终,还需要国家在政策和体系上的健全完善,比如目前,新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已经将自闭症儿童纳入其中。

》》更多内容请进入厦门频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