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枕今起在华侨博物院免费展出

xm.fjsen.com 2013-05-16 16:32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青花卧女形瓷枕。

褐黑彩飞雁行虎纹卧虎枕。

硬枕原是为了保持发型

从汉代以来,我国一直都是软、硬两种枕并行的,但由于软枕多用丝织物,易腐烂,所以流传下来的多是硬质枕。

据介绍,古代人喜欢用硬枕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体现。古人对自身要求十分严格,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连睡都要有睡姿,古人认为“枕头硬,才能骨头硬;骨头硬,做人身板才能挺。”

陶瓷枕如此坚硬,为何古人却偏好?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副研究员陈馨说,这可能与古人爱美有关。唐代开始,小型陶瓷枕大量涌现。“这可能与唐代崇尚高大蓬松的发式有直接关系,它们便于随身携带,休憩时放在颈部不至破坏发型”。

到了两宋时期,枕形开始变大。而金元时期的陶瓷枕则特别高,此次展出的“白地划诗文长方形枕”和“漳滨逸人制款人物故事长方形枕”做工精细,差不多有20厘米高,反映了当时北方辽金元人用高枕的习惯,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人对“高枕无忧“的期盼高过对舒适度的追求。明清两代,陶瓷枕渐次衰退。

借枕寄托世俗愿景

陶瓷,不仅清凉明目,还兼具观赏陈设价值,枕面微微内凹的平面上,是工匠们大显身手的地方。现场展示的瓷枕,既题有诗词歌赋、警言警句,还绘有山水古画、传说典故。唐代耳熟能详的《枕中记》故事“黄粱一梦”,就寄托了很多世俗的愿景与哲学洞见,这也是陶瓷枕能流行起来的原因之一。诗文枕在宋代尤其盛行,其内容高雅与浅俗并存,枕上的诗与枕边的画相映成趣,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诗、书、画一体的艺术特色。

牡丹、荷花、菊花等植物,是瓷枕上常见的装饰元素;凤凰、鱼、鸳鸯,则是古代使用广泛的装饰题材。每个时期民间的思想观念、社会风尚、生活习俗都在枕上得以印证。

上世纪40年代,受日本文化影响,棉花软枕传入我国并逐渐普及,瓷枕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并未完全消失。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