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网格服务”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18日讯 本报《厦门观察》记者 林泽贵 通讯员 杨志艺 潘素瑾 “四问自己”思想大讨论、四项民生工程、五个“马上办”项目、六个中长期载体…… 年初,厦门海沧区以“四问自己”思想大讨论为抓手,率先全省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十六项先行工作,要求党员干部下到一线、深入村居“网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百姓得实惠,实现干群一家亲。 正如一名驻村干部所说:“坐在农家的板凳上,收获的是感动与感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先行先试打造“海沧模式” 五大抓手让服务常态化 海沧东孚镇寨后村村民颜志勇很关心村里建设和资金走向。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跑到村部去触摸那里的一个电脑屏幕,村里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简称农村“三资”)有什么变动,一目了然,“征了几亩地,有多少钱来,村民拿走多少,村委会还剩多少,一看就明白”。 让颜志勇看得明白的电子触摸屏,叫做“村财阳光监管软件平台”,是东孚镇去年率先全市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农业部农业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东孚镇将农村“三资”信息收录到软件中,实施动态管理。通过系统提醒、信息报告等方式,只要轻点鼠标,村民就可即时掌握村里“三资”变动的情况。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海沧区纪委有关负责人看来,党务、村务公开,既方便群众即时掌握村里“三资”变动情况,也方便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监管,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廉洁履职,更是对村干部的一种保护。“所有事情公开透明了,干部的话就有分量,再也不怕任何闲言碎语”。 在海沧区纪委的推动下,“三资”管理的寨后村模式被当作基层制度规范化的典型,向全区推广。如今,这个网络监管模式已基本覆盖到海沧全区各个镇(街)、村(居),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三资”管理的寨后村模式是海沧区落实“三联四抓”制度的一个缩影。作表率,树形象,实干实效,在海沧全区上下已蔚然成风。“三资”管理的寨后村模式、“四化”管理的“海虹模式”、“幸福和谐征迁”的海沧模式……一个个先行先试的“海沧范本”,已成为海沧破解社会管理难题、造福民生的“福音书”。 社会管理工作亮点频频的海沧区,正以稳健的步伐加速迈向“社会管理精品城区”。 |
- 2013-04-19海沧道路将成"花的海洋" 主要路段彩化提升(图)
- 2013-04-18海沧:两岸信众今日共祭保生大帝
- 2013-04-18海沧区:大学生村官爱读“无字书”
- 2013-04-18厦门海沧:“网格服务”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