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贴中文标商户挨罚 台湾食品进口标签能否简化
建议:免贴或简化标签内容 台湾“流通王”、永味斋商行老板郭庚辉说,台湾食品过来大陆,包装上都有厂商的厂址、电话,都可以追查到源头,没必要再加贴简体中文标签,何况大陆民众基本上看得懂繁体中文。从另一方面来说,加贴的简体中文标签印有经销商地址及电话,顾客会直接向经销商采购,这样就会影响小商家生存发展,并不利于台湾食品流通。 台商温仁得指出,台湾食品价格高,在大陆多作为送礼之用,贴了标签,收礼者情感上觉得其不够正宗,变得“不值钱”了。 郑植升甚至建议,台湾食品流通是一种“特殊流通”,可否不将其视为“进口”,不强制加贴标签或简化标签内容? 数十家厦门专门贩售台湾食品的经销商或商家目前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该问题,希望作为对台小额贸易桥头堡的厦门可先行先试。 执法:目前无新规消息传出 对此,思明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台商分会陈会长表示,台湾食品属于进口食品,除了在大嶝小镇等免税区外,岛内上架的食品均要按照相关规定贴上简体中文标签。 他指出,没有标签和证书的进口食品,可存在非法避税的嫌疑,所以即便食品质量是安全的,也会遭到工商部门的查处和罚款。今年春节前,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仍按原法规进行。 台湾食品未贴“白标”主要来自“小三通” 针对无“白标”进口食品的查处,工商部门是“讲理不讲情”。而从今年1月1日起,工商部门还将对未加贴“白标”的台湾食品严格执法。那么,厦门岛内市场上为何会有没贴“白标”的台湾商品出现呢?据台商透露,相对于正规贸易,一些货源是透过小额贸易方式进来的。 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进口台湾食品销售,并没有要求加贴标签。但这些商品也不允许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外上架。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1日起,进入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人员每日免税携带入境的原产于台湾的商品总值,由每人每日3000元人民币提高到每人每日6000元人民币。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内没贴“白标”的商品并不允许批量进入厦门岛内流通市场。 据一些台商指出,近年来,大陆陆续开放东山铜陵、福州马尾、泉州石井等小额贸易港口,每周都有上千吨的台湾商品快速通关,还有各地经常举办的台湾商品展销会。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流入到市场的台湾商品已有不少,而且均没有加贴“白标”。 郑植升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台商会透过小额贸易报关公司来处理商品税收问题,有笼统打税。这些台湾食品也有经过检验,是合格的正品。但据指出,台湾食品未贴标签而大批量进入厦门岛内,本身就存在渠道不正当之嫌。(陈凌 江雨珂) |
- 2013-01-082012年东山口岸进境台湾食品9544吨
- 2012-12-28年关将至 福建各口岸台湾食品入境大增
- 2012-12-28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设立
- 2012-10-22全国糖酒会21日闭幕 多项创新举措与国际化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