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厦门观察12月19日讯(记者 陈挺 通讯员 叶少静)一湾温泉,汩汩流出的清泉,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活了一方城区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厦门地热资源丰富,最新消息透露,厦门创建“中国温泉之都”的动议,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启动,厦门有望继福州之后,成为我省第二个“中国温泉之都”。
厦门冲刺“中国温泉之都”
12月7日,记者从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获悉,厦门创建“中国温泉之都”工作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启动,国土部门认为,作为滨海旅游城市,查明的地热资源可采热流体量大于2万立方米/天,具备申报“中国温泉之都”的硬件条件。
开展“创都”工作,有助于塑造温泉旅游整体品牌,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提升厦门整体竞争力。此外,厦门地热资源多数分布在岛外,可配套岛外各新城建设或小城镇试点建设,提升片区土地价值,带动区域经济繁荣。
据悉,2010年全国有福州、天津、重庆三个城市获得首批“中国温泉之都”命名,这些城市在“创都”过程中,通过地方立法、规划指导、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了地热(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和规范管理程度,并促进了温泉旅游、温泉地产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3处温泉开发利用仅3处
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厦门市政府主导开展了全市地下热水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岛内外共勘察发现13处温泉资源,其分布是海沧1处、集美1处、岛内五缘湾1处、翔安3处、同安7处,同安占据了一半。
据厦门国土部门一位研究员介绍,目前,厦门岛内外真正意义上开发的温泉主要有3处,其代表性的温泉项目分别是海沧的日月谷,集美的园博湾温泉酒店、杏博湾天沐温泉浴场,同安的翠丰和盛之乡,剩下的包括岛内五缘湾、东山、五显等多处的温泉资源,急待开发。目前,厦门的主要温泉点有4处已经取得采矿权,另有5个点的采矿权正在办理之中。
一湾温泉带动旅游经济活水
2007年以前,汀溪镇,这座地处厦门东部的同安偏远小镇,还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其蕴藏的丰厚的温泉地热资源,也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开发。
同安旅游局资深旅游专家、行管科陈副科长表示,那时候的汀溪温泉资源,还处在民间自发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缺乏深度开发。随着2007年9月9日翠丰温泉酒店的推出,汀溪的温泉资源渐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镇区旅游经济一下被带动起来了。据统计,2011年,位于汀溪的翠丰酒店入住及游客达15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3500万元,今年1-11月,翠丰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400万元;同处一个温泉点的盛之乡,全年营业收入近1600万元,两家酒店为当地贡献的地税收入都在300万元以上。
陈副科长表示,在推出温泉主题概念酒店后,汀溪镇一跃成为同安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已经占据了全区旅游经济的1/3,这不得不归功于温泉的力量。
据了解,同安境内的温泉沿西北东南走向分布,构成一条温泉带,主要有汀溪镇隘头温泉、汤里温泉、造水温泉、洪塘镇小崎温泉、竹山温泉等,除了隘头温泉,洪塘镇小崎温泉这两处温泉泉眼已经开发之外,同安还有5处温泉泉眼仍待开发。不完全统计,已开发的同安温泉的日出水量超过5000吨,多属偏硅酸淡水温泉,主要特点是温度高、水质好。
如今的同安温泉产业,已经成为全区著名的旅游文化品牌,刚刚结束的同安温泉文化旅游节及佛教文化节,“两节”期间来同安旅游的游客达10.3万人次,其温泉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大。
同安区旅游局表示,目前同安的温泉产业发展正在形成高、中、低档次的不同形式的产品,且更好地同疗养、保健、养生等相结合。下一步的发展将更注重温泉上下游产业的建设,开发配套产品,尽快形成温泉产业集群,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同安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