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翔安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公平

2012-12-19 11:13:00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报专访

要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访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

东南网-福建日报厦门观察12月19日讯(记者 林世雄 邓婕)在举国上下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之际,翔安区重师兴教举措不断: 在全省率先成立区(县)级公募教育基金;与岛内各名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出台《翔安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受教育需求,是党委、政府应尽的职责。”

陈永裕说,翔安是全省最年轻的区。自2003年建区以来,翔安区委、区政府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深入贯彻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教育强区建设步伐,奋力推进翔安教育科学发展。2007年,翔安区顺利通过省级“双高普九”评估验收,被省政府评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2009年,翔安区以“双优”成绩通过省级“两项督导”评估验收,被省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区”;2012年9月,翔安区又以高分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验收。新区“就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陈永裕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人民群众期盼孩子能够从“有学上”、“好上学”转变到“上好学”,期望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教育的公平有两层含义:一是就学机会的平等,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丧失受教育的权利;二是教育质量的均衡,无论城里的和乡下的、本地的和外来的孩子,都应当享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加快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也需要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陈永裕说,为加快翔安教育强区创建步伐,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把成立区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实施市区合作办学,作为争取和借助市级优质教育资源、帮扶我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兴教强区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我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为此,区里拨出600万元作为区教育基金会启动资金,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热心企业慷慨解囊,目前已募集到资金5500多万元。成立教育基金会,开展经常性的助学、助教活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心工程;在市教育局以及思明区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六中、五缘实验学校将全面管理新圩学校,厦门一中与内厝中学、厦门双十中学与新店中学、厦门市华侨幼儿园与新店中心幼儿园建立紧密型合作办学关系;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区里日前还出台了《翔安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成立了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引进和培育25名以上的高层次教育人才,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支师德修养好、文化学识高、教学业务精、科研能力强,能够引领翔安教育发展的名师队伍。

陈永裕最后说,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抓好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加快农村城市化、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加快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我区实现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和人民生活“三个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