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才—— 助力翔安新城建设和社会发展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奠基者。 纳群贤,聚英才。在全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翔安区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针,坚定地指向引进和培育名校长、名教师,拉动全区教师队伍尤其是优秀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十二五”期间,翔安区将重点引进和培育25名以上高层次教育人才。其中,引进省级名校长2名以上,市级名校长3名以上,省级特级教师5名以上,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以上。 引进资源,并不代表翔安被动受惠。 近日,《翔安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出炉,与教育基金会、合作办学“三管齐下”。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细则》中明确规定了一系列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等的有关细则。《细则》规定,翔安区将对新引进的教育人才提供住房补贴、薪酬补贴、社保补差、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和一次性奖励等优惠措施。同时给予新引进的省级名校长45万元、市级名校长25万元、省级特级教师30万元、省级学科带头人25万元、市级学科带头人2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 为了让名师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细则》还规定,省级名校长3年内将至少带出1名以上省级特级教师或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而市级名校长3年内则至少带出1名以上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加强师德建设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翔安要求广大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指出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自尊自律是提高业务水平的不二法宝;强调要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个好的校长能够带动一个好的学校,几个好的老师能带好一批好的学生。”陈永裕说,“教育跟上了,新城的建设也就更加美好了。” 教育兴,则民族兴。迎着十八大的暖风,翔安教育航船正扬起风帆,朝着“教育强区”的目标加速驶来。 |
相关阅读:
- [ 12-19]河南23名被砍学生尚未出院 当地即热谈教育政绩
- [ 12-19]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每所中小学将至少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师 - [ 12-18]集大教育基金会4年收获1.76亿元捐款
- [ 12-18]研究报告称海外投资移民80%以上为子女教育
- [ 12-18]教育部:每所中小学至少配一名心理教育教师
- [ 12-18]汤唯呼吁重视少儿艺术教育 赵忠祥送杨澜大礼
- [ 12-18]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育求“道”莫求“术”
- [ 12-18]“赞美光山县教育”,是往伤口撒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