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城市义工"点亮文明之光 调动资源聚各方力量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晓菁)“如果需要用车,随时打我的电话,随叫随到。”在上周六的“城市义工”活动中,数十名“的哥”加入义工行列,变身公益先锋。由思明区委宣传部、思明区委文明办,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共同举办的“感恩生活 爱心思明 城市义工志愿行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连续第13周利用周末举办活动,共吸引450人长期参与。以“城市义工”为载体的思明区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向深度、广度拓展,让文明的星星之火在城市生活中燎原。
春风化雨,撒播爱的种子
随着思明区城市义工活动的开展,“周六做义工去”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生活中的习惯和期待,引发了市民持续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年纪最大的68岁、最小的不到10岁。至少有20人连续参与12期以上的义工活动。成员除了在岛内的居民和游客,还有不少人看到思明区有关城市义工的报道后,从集美、杏林、同安等全市各个区域专程赶来参加活动。“城市义工”活动的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
一个名叫灵静的11岁女孩,是义工队伍中的小“常客”之一,她说,参加义工活动让她懂得了友爱互助分享。一位孤寡老人,在义工的陪伴中高兴地说:“义工活动让我有了家的温暖。”
思明区积极创新探索,面向市民征集活动主题。 “加入鹭岛文明车”、“中山路献血屋无偿献血”、“ 椰风寨公共海滩安全宣导”、“文明交通宣导”、“参与城市管理”、“西边社区爱心课堂互动”、“残疾人援助爱心活动”……关爱服务类、公共文明类、社区服务类、健康救助类、环境保护类、宣传教育类,多类型、多主题的义工活动把爱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调动资源,汇聚各方力量
戴着小红帽的盈华出租车司机刘路广说,“虽然只是细小的事情,但能够提供一点帮助,我们也很开心,今后还将继续加入城市义工志愿行动。”在25日的义工活动中,刘路广与莲前街道困难户姚天福成功结对,今后只要姚天福需要用车,刘路广就免费提供。当日共有6名的哥与孤寡老人、残疾人结对帮扶。这是“城市义工”活动首次将周末的短期活动变成长期性的结对帮扶。
目前,城市义工活动已经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源。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好人”王忠武、刘丽、蓝永生等,机关干部、高校师生、企业老板、家庭主妇、的士司机、务工阶层……各种类型、各个阶层都涌现着更多身边的好人。还有环保和交通等方面专业的志愿服务机构也加入活动。近期成立的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服务队也成为思明区城市义工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集合八大民主党派成员的志愿者队伍,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支近500人的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30多场,参与近千人次。
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提升自己。思明区城市义工正在撑起爱心大伞,为有需要的人们“遮风挡雨”,成为他们的第二个“110”。思明区表示,接下来还将结合义工的特长,通过小分队结对帮扶与团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继续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很多“城市义工”表示,今后他们将从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进一步成为传播者,感染身边人、做好身边事,不断扩大城市义工的社会影响力。

发挥自身优势 架起心的桥梁
农工党“同心”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吴晓菁 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50多年前我从菲律宾回到祖国,这几年我的子女们又都陆续去了香港、爱尔兰等地,平时只能与老伴互相照顾,感谢你们还能记得我,专程来陪我聊天,送我油、米。”这段时间来,家住思明区湖滨四里的空巢归侨林丽坤觉得家里不再空空荡荡的了。
原来,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服务队员——致公党思明第五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们经常来林丽坤家里串门聊天,老人开心得不得了,心情也舒畅了。
这是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中的一幕。如今在思明区,这支聚集了社会精英人士的志愿服务队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大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秀萍表示,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服务队是思明区委统战部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打造统一战线“同心”品牌的一大特色工作。“它充分利用八大民主党派的人才智力和资源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建设幸福思明,构建和谐社区添砖加瓦。”
8大党派近500人
提供志愿服务
在蜂巢山辖区静谧的民族路上,坐落着一座民间公益图书馆——小渔岛,这是全国第五家荒岛图书馆。创始人是一位“80后”——喜欢被人称为“老岛”的许志龙。这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图书馆每个月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为爱书之人提供心灵港湾。
民进思明总支成员夏雪,借助其所在的蜂巢山社区的资源,动员各党派的志愿者积极参与这个公益图书馆的建设,为图书馆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动力。
集结一群有着志愿服务热情的党派人士,团聚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爱心。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服务队,着眼于党派人才智力优势,由8大民主党派成员组成,也是全市统一战线首个“同心”志愿者队伍,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支近500人的队伍。
这支队伍,经常活跃在各社区、学校、农村、养老院等场所,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扶危济困、生态环境保护、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应急救援、抢险救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
文明之风
溢满群众心田
8月12日,厦港街道鸿山社区里来了一位心急火燎的家长。“专家,我的孩子都不想学习写作业,我该怎么办?”“别急,别急,慢慢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这位家长频频向专家表示感谢,满意地离去。
这是民革“同心”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教育专家走进社区,为学生家长提供的家庭教育义务咨询。从耐心询问孩子的情况,细致分析原因、支招献计,到推荐关于亲子教育的电视剧,使其共同学习进步、化解矛盾,教育专家的解答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与肯定。
不管大事小事,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让文明之风洋溢在群众的心田里。
截至2012年8月,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服务队已组织开展志愿服务30多场,近千人次参与,提供义务服务的项目包括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古玩鉴定、投资理财、家庭教育咨询、节能减排、绿色阳台、心理咨询、资助特困生等活动,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肯定和好评。
其中,致公党党员孙普惠、农工党副主委闵凡锦被授予思明区“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十街道与民主党派
共建志愿服务基地
致公党思明区基层委利用其支部拥有多位中学高级教师的资源,经常组织名师志愿者走进共建社区,让社区的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名师的指导;
农工党思明区基层委主动为中山路东段步行街的改造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街道招商引资积极牵线搭桥,推动街道、社区经济工作的开展;
民革思明区总支经常走进厦港街道,把源源不断的爱心送进社区,把丰富实用的健康知识送进社区,把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送进社区,得到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今年4月,思明区委统战部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又推出了新举措——辖区10个街道与8个民主党派基层委(总支)签订党派与街道双向服务基地建设协议。
卢秀萍说,协议签订以来的4个月时间里,各民主党派更加积极主动地走进街道、走进社区,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共建对象;各街道也将共建党派的资源优势与本辖区实际结合起来,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和谐社区各项建设,实现互动共赢。
接下来,思明区还将评选表彰一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与街道社区双向服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同心”志愿者服务先进单位,以典型引路,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在社会各阶层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