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商界大腕"王文苓的灰色人生:三十六计诈为上
重金披外衣 骗子成大腕 要使谎言成真,说谎者必须“乔装改扮”。王文苓为了施诈成功,不惜花费重金“包装”自己,给骗子披上迷人的“外衣”。 ——在山区县高规格举办“山海对接投资洽谈会”,在受冰灾、暴雨等自然灾害袭击的城乡高调举办“赈灾捐款献爱心”活动,树立社会负责感强的“红顶商人”形象; ——在上海等世界级大都市主办“世界金融高峰论坛”等全国性学术活动,树立“层次高、人脉广”的“儒商”形象; ——在厦门轰轰烈烈举办“集团总部大楼”奠基仪式,树立实力雄厚的“大腕”形象。 …… 这些精心策划的“辉煌业绩”,后来被无数的事实证明是“钓鱼之术”,但在当时的确塑造了“大企业”、“大企业家”的浮华假象,迷惑了不少投资者。 就这样,巨额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王文苓的腰包。王文苓用这些资金,一方面不断地收购、兼并、扩张,顶峰时旗下公司曾多达60家之众;另一方面用于在香港、马来西亚、天津、厦门等地购买自有土地和房产。事实上,王文苓从来不在意公司的经营,不在意企业的利润和业绩,她惟一的目的是:以名下不断膨胀的企业数量为幌子,源源不断地诱骗投资者的巨额资金。 骗局终败露 大腕也跑路 谎言终究是谎言,骗局毕竟是骗局。 2011年初,一些投资者渐渐识破王文苓的真面目,相继向王文苓追讨本金。乐于造假、挥霍的王文苓,开始无法支付利息、结算“股权回报”了。再这样下去,骗局就要败露。仓促之间,王文苓用上海、马来西亚、天津、厦门等地的土地、房产以及金铺的黄金商品抵债。熬到了当年7月,王文苓彻底垮了,于是选择了“跑路”。 可悲又可笑的是,“跑路”期间,王文苓竟然还通过律师、公司留守人员“安抚”各地投资者,谎称公司只是暂时遇到困难,并公布清算、还款计划。就是到了这步田地,这般肤浅的谎言仍然骗取一些投资人的信任。直到警方将王文苓缉拿归案,这些投资人才如梦初醒,大呼上当。 目前,向厦门警方举报王文苓的投资者已多达100余人。警方经过初步查证,王文苓骗取的资金多达5亿余元。 让办案民警感慨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零风险,高回报”的诱饵面前,竟然忘掉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的常识。而在本案中所谓“认购股权”,原是投资者不必费力即可在各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获得真实信息的轻而易举之事;至于美国OTCBB交易市场原始股的操作规则,上网一查便可辨别真假。这些,为何都成为王文苓施行诈骗的“障眼术”? 人们啊,但凡投资都需谨慎,因为“天下永远不会掉馅饼”。 据悉,王文苓涉嫌系列诈骗案将由厦门公安部门侦查终结,提交检察部门审查起诉。本报将密切关注此案的进展情况。 |
- 2012-06-07中国有关部门连破高考诈骗案件
- 2012-06-07生育保险金诈骗集团内幕揭秘:找孕妇当“员工”
- 2012-06-07男子自称教授可“帮”上大学诈骗100余万元获刑
- 2012-06-0620余人高价推销盗版书诈骗20余省敛财百万(图)
- 2012-06-06浙江“败家子”被控诈骗400万 曾败光千万家产
- 2012-06-06误信“洗美金”把戏 台湾一名银行家被骗千万
- 2012-06-05长春一男子冒充公务人员诈骗650余万元
- 2012-06-05男子诈骗后"漂白"身份 伪造身份证等共触犯4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