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让每筐蔬菜都安全平价
【专家声音】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 国企担纲 平抑物价上涨 龚敏表示,今年上半年,受自然条件影响,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价格上涨,CPI指数中的食品指标在过去10年来首度出现正增长,这直接带动了通货膨胀,受此影响,今年以来社会不同收入组别的家庭收入差距拉大,由于通胀所带来的社会成本相应地也比往年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推出了以夏商集团为主导的平价菜工程。夏商集团作为国有企业,拥有基地、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检测站、配送中心和零售终端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承担着厦门大部分农副产品供应工作。政府通过夏商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协调来实施调控,平抑物价,减轻通胀的社会成本,无疑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有力举措,对于减轻通胀、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尽管是临时性措施,但关注突出的民生问题,关注低收入家庭群体,无疑体现了国有企业的作为和政府的责任使命,在这一过程当中,国企担当社会责任的优势地位无可替代。特区发展30年,从环境、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电力、教育等多个民生领域,特区政府都做得非常好,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数字特区】 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担当的责任愈来愈大。2006年以后,厦门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关注面最广的国有企业整合,10艘国企“航空母舰”诞生,分别是建发集团、港务控股、国际航空港集团、夏商集团、路桥建设集团、国贸控股、机电集团、轻工集团、住宅建设集团、特区房地产开发集团。全部是市政府授权国有资产投资的资产经营一体化公司,由市国资委对其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厦门市国资委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整合后,厦门十大市直管国企集团加上其他9家委托主管部门管理的国企和3家委托区政府或管委会管理的国企,22家企业共占有厦门国有资产总量的80%,促进了资产有效集中,打破了行业条块分割,避免了无序竞争,实现了专业化分工。 而在今年,厦门又陆续新组建了金圆投资集团、信息集团、轨道交通集团三大国企集团,厦门“国企航母”一跃成为13大国有集团,驶向了国企资产管理的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