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人的幸福感:生活在厦门 幸福永相随

2011-12-26 17:01:48黄智敏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海峡导报12月26日讯 (记者 黄智敏/文 吴晓平/图)特区建设30年,对厦门市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在厦门是幸福的。易中天对厦门的评价更是广为人知:提起厦门,总让人想起生活。

厦门人的幸福感,不是从提出“幸福厦门”的口号才开始的。早在2008年,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首次在厦门市民中展开幸福指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方面,有97.0%的市民感到“幸福”;在事业方面,有93.8%的市民感到“幸福”。

厦门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因为在这座城市,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就医就学,都有充分的保障;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只要提出来,就有人来帮你解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生活在厦门,你永远不会感到孤单。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替你想到

幸福感,首先要有物质基础,吃饱穿暖、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基础。

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日前调研指出,随着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2010年,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9253元和10033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19109元、5919元高53%和70%。可以说,如今厦门居民的总体生活基本达到富裕型小康水平,这是“幸福厦门”建设成效的主要体现。

厦门市民的衣食住行、就学就医,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最关切的问题。公共财政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成为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坚实后盾。近几年,厦门全面实施就业、全民社保、教育优先、生态人居、平安创建、文明品牌等 “六大民生工程”建设。2010年,厦门市全年财政支出306亿元,其中仅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四项民生事业支出就达100亿元,占总支出的32.8%。“十二五”期间,厦门公共财政对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将比“十一五”翻一番。

在大多数居民生活日渐富足的时候,厦门市委、市政府十分注意倾听并尽力设法解决社会底层的贫困居民在民生方面的利益诉求,以更好地让特区建设成果为全民所共享,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让他们生活无忧。

厦门还逐步把广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民生保障的范畴,不仅在全国率先把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率先将建筑、矿山等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同时不断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覆盖面,重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子女入学等问题。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都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包容与开放。

三个不同年龄段,都要照顾到

那么,现在影响厦门市民幸福感的还有哪些因素呢?综合市民的反映,可以归纳为三个年龄段的事。

一个是幼儿。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而且一位难求。

第二个是大学毕业生。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就业越来越难,许多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

第三个是老年人。厦门已经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在老人中,空巢老人、单身空巢老人又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养老也成了一个问题。

对此,有专家表示,应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扩建公办幼儿园,规范民办幼儿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采取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引导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于养老问题,厦门市老年基金会会长林源表示,要实现国家要求的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需要出台一些新政策,采取一些新举措。随着市民年龄结构的变化,这个问题已经日益紧迫,过几年再考虑就迟了。还有什么不满意,就要说出来

市民的幸福感受到了妨碍,该怎么办?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看来,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一些政府还没解决好的问题,妨碍了群众幸福感的实现。

今年9月,于伟国在参加第三届厦门广播电视受众节时,谈起他对“幸福”的理解:党委、政府要直面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才能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实际上,厦门在30年特区建设中,始终非常重视收集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如历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都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建议;地方立法之前,都向社会公布草案征求意见;每年的市政协提案,也提前向市民征集线索。

但在于伟国看来,这项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如今年为纪念特区建设30周年30件惠民实事的建议征集,于伟国要求,在过去信件、电邮等方式的基础上,加上手机短信、网络发帖等新形式,更大范围地发动市民参与;征集活动的最后一天,他还亲自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结果,市民踊跃建言献策,共征集到3607条市民建议。

到任厦门以来,于伟国多次亲自下访,为市民解决了粉尘、噪音扰民等困扰多年的难题;多次直接批示市民来信,解决诸如路灯不亮、道路不平等具体 “小事”;先后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直接对话,听取民意。他的开明姿态和务实态度,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厦门市“第一把手”,于伟国以身作则,给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而厦门市民对城市的热爱,同样也时时刻刻地提醒着各级党政部门,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有序的政民互动,不断扩大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老百姓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说了能解决,这就能有效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曾琦(宏泰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厦门联谊总会永远名誉会长)

幸福生活还需文化食粮

1984年,曾琦在厦门投资创办了第一家港资企业。进入21世纪,他的电子产业正蒸蒸日上,他却把目光转向了另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文化产业。

在曾琦看来,经过30年的特区建设,厦门人的物质生活已经奠定了“幸福”的基础,现在的一个重点就应该放在文化领域,通过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来满足市民对于精神领域的需求。

2005年以来,以宏泰艺术中心、宏泰音乐厅为代表,曾琦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投入已达数亿美元。虽然至今还没有产生利润,但他还是十分乐观。他说:“在文化产业上,我可以等20年再来看效益,我有信心成功。就算最后还是不赢利,我觉得也不可惜,就当是回馈特区、回馈厦门人民,为‘艺术之城’和‘幸福厦门’的建设尽一点力。”

黄锡斌(厦门市首批台商政协委员)

企业与居民互惠共赢

1987年就来到厦门的台商黄锡斌,在厦门创业已有20多年。他在厦门,最得意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通过自己的企业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让当地的村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

1993年,黄锡斌在集美浒井村附近创办了西华家具厂。当时的浒井村还很落后,想到附近找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但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附近已经遍布餐饮店、公寓,到处都有生意可做,村庄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黄锡斌认为,企业在地方上落户,不能光顾着自己赚钱,更要为地方上谋福利,企业与居民和谐相处,实现了互惠双赢。

李增为(翔安区方志办编辑、退休干部)

“幸福”还要移风易俗

今年68岁的李增为老人,从1978年开始一直在家乡新店工作,退休后又担任了翔安区方志办的编辑,对翔安的变化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

李老说,特区建设30年来,特别是翔安建区、推进岛外新城建设以来,翔安的变化一天一个样,百姓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李老说,实现“幸福厦门”,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接下来关键就是要重视精神文明方面,特别是在农村要继续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居,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