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厦门经济特区 走出科学发展之路
统筹—— 一体发展与“三群”联动 兴旺全局 一个关于“拳头”与“手掌”的形象比喻正在鹭岛流传——“拳头”厦门岛张开,湖里新城、集美新城、海沧新城、同安新城、翔安新城五个“手指”伸展,展现“大厦门”格局。 而立之后,厦门怎样继续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提升本岛,跨岛发展,全域一体,同城共兴。”跳出小岛、岛内外一体化,跳出厦门、厦漳泉同城化,是厦门的回答。 曾经,深圳特区有关内关外之分,厦门特区则有岛内岛外之隔。“一市两策”,城乡二元,岛内空间饱和,发展压力剧增,均衡受限,发展受阻。 统筹城乡,岛内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2010年6月,厦门经济特区扩至全市,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特区由“小”变“大”,成就“大特区”成为可能。 一体化大幕已经开启,“退二优三”,迈向“高精尖”,提升本岛;岛外“强二进三”,产业集聚,建设新城,兴旺一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告别单兵行进,城乡齐步。 长期沉寂的岛外,彻底苏醒,建设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文化底蕴深厚的集美,正崛起集美新城。“超前规划,一百年不落后”的市政共同管沟令人惊叹,除了燃气管道之外,电力、通信、自来水、排水、排污等所有市政管网,均集合在此,增设或修理,开电瓶车作业即可。这无疑是特区超前意识的再度彰显。 按照规划,到2020年,集美城市化水平达到85%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则相当于再造一个厦门岛。还有湖里新城、海沧新城、同安新城、翔安新城,五个“手指”全部展开的力量,令人憧憬。 放眼未来谋发展。今天的厦门,不仅聚焦于岛内外,更放眼于闽南金三角的协同发展。 因语言、习俗、文化相通而天然成“圈”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在福建全省地位举足轻重。2010年,三市GDP总量超过7000亿元,占全省总量一半。提振闽南金三角,不仅可以打造福建跨越发展一个强劲增长极,对厦门特区再次腾飞拓展腹地,实现优势互补、产业合作、共赢发展也意义非凡。 整合难,跨越行政区划的一体化更难。厦漳泉认识到此,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决定从条件最成熟、发展最需要、群众最期盼之处入手,推进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同城化。目前,涉及交通、医疗、通信等领域的18个同城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
- 2011-12-26三十而立·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
- 2011-12-26鹭江潮涌满眼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厦门经济特区
- 2011-12-21三十而立展风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成功实践
- 2011-12-16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亲,我在厦门等你
- 2011-12-14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不懈创新,构筑共同幸福家园
- 2011-12-06海翼:发展先进制造业 铸造厦门经济特区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