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中国道路的创新实践

xm.fjsen.com 2011-12-25 09:30   来源:厦门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课题组

厦门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和深圳、珠海不同,厦门是1933年就建市的历史悠久的传统城市。改革开放前,厦门同各地一样,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由于其濒临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处于对外封闭、隔绝状态。设立经济特区之后,率先打破旧思想、旧体制、旧模式的束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是历史赋予厦门的神圣使命。30年过去了,厦门经济特区不辱使命,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了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昔日封闭的海防前线和滨海小城,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的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成为中国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决策,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

兴办经济特区,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厦门经济特区与台湾一水之隔,区位独特,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独特,因而备受党中央的关注。特区建设30年来,邓小平、江 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多次亲临厦门考察调研、悉心指导,为厦门特区建设排忧解难。党中央的关怀与决策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和不竭动力,厦门经济特区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形成提供了依据与支持。

一、在特区初创阶段,以“杀出一条血路”的非凡勇气,当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开路先锋。

厦门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创办并推动发展起来的。厦门经济特区创办之初,只有2.5平方公里。受旧体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特区在管理体制、引进外资、基础设施建设、立法等方面步履维艰,而特区建设的一些新举措,又受到诸多的质疑和非议。特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和困惑。1984年2月,在特区建设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厦门考察。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与思考,邓小平做出了事关厦门经济特区命运与前途的两大决策:第一,将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全岛;第二,明确提出,“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邓小平特别重视厦门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指出:“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这样就能吸收大批华侨资金、港台资金,许多外国人也会来投资,而且可以把周围地区带动起来,使整个福建省的经济活跃起来。”他亲笔为厦门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给特区建设者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20世纪80年代,厦门经济特区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顶住各种压力,率先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成立首家金融同业公会;率先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率先进行“利税分流”改革;率先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率先成立首批合伙律师事务所等等。1984年,包括厦门华美卷烟公司总经理刘维灿在内的福建省55位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联名向福建省委写了一封要求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信。此举在全国激起千层波浪。国务院不久即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规定》的贯彻执行,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1988年厦门率先对66家市属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利税分流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很快在全国其他省、市得到推广。同时,厦门利用对台独特优势,率先设立杏林、海沧、集美3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为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1987年厦门举办了首届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后随着参加范围不断扩大和层次不断提高,又相继改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从招商引资转为双向投资,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性招商引资平台。厦门试行市场经济的这些重大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为党中央最终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实践依据。

二、在特区增创新优势阶段,勇于创新,当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筑两岸经贸合作平台的先行者。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兴起和全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原有的一些优惠政策逐渐淡化。经济特区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能不能在深层次的改革开放中继续发挥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一度议论纷纷。以江 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多次重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要搞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江 泽民先后三次莅临厦门经济特区考察指导工作,与特区的建设者们共商发展大计,他指出: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通过增创和发挥经济特区的新优势来发展经济特区的新特色”,特别强调:“厦门优势、特色应该体现在与台湾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上,这个作用别的特区不能代替,这个作用随着历史的前进会越来越显示出来。”他亲笔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鼓励厦门经济特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大胆探索,取得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厦门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筑两岸经济贸易合作平台这两大主题,突破常规,打破框框,先行先试,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厦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率先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率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完成国有企业改制,组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首创由“国资局、投资公司和企业”三个层次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在国企改革中率先实行“少破产、多兼并,少关闭、多嫁接改造”的指导方针;率先制定《立法条例》;率先实行听证会制度;率先实行补充医疗保险;最早进行代建制试点;最早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土地使用上,首试“以地养地、以地养城”,通过土地有偿使用筹资改造老城区,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等等。这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探索,为全国深化各方面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为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厦门经济特区利用自身优势,从最需要突破的领域入手,试行了许多新的举措。率先制定实施了全国首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率先实行台胞“落地签证”和“落地签注”政策;创办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首开厦门与台湾高雄试点直航,等等。这些新的举措,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发挥了经济特区应有的作用,也促进了厦门的改革和发展。

三、在特区跨越式发展阶段,抢抓机遇,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既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又面临广泛而深刻的矛盾。在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特区肩负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经济特区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在新起点、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特区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2006年和2010年,胡锦涛两次到厦门考察。他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指出:“厦门经济特区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鉴于厦门在两岸关系上的独特地位,他特别强调:“厦门经济特区要切实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真心实意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感情更融洽、团结更紧密,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以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海西战略地位提升、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等诸多历史机遇为契机,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为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率先推行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被誉为“全国房改新政的蓝本”。率先实现了城乡统筹、一体管理的全面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被誉为“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一个鲜活蓝本”。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法规,率先制定我国首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和“腾笼换凤”战略,大力发展“飞地工业”。全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坚持着力二三产共推进和内外需齐拓展,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等。厦门在先行先试中也实现了科学发展新跨越。

为开拓两岸关系新局面,厦门更是勇挑重担,新举频频:率先赴金门举办两岸商品展,率先开放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率先实现厦台基层政党交流历史性突破,首开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团赴台参访,以及两岸区级基层政党交流;建立全国规模最大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全国首个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率先允许台资金融机构参股大陆银行,率先引进台资保险法人机构;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对台体育合作交流基地;首开在厦台胞荣任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先河”,等等。通过这些举措,把厦台各方面交流交往不断推向深入。

30年,三个阶段,三大跨越。30年,厦门经济特区很好地充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很好地充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路先锋。

厦门经济特区30年建设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益启示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厦门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履行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经济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

一、始终坚持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

厦门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赋予的政策,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坚持以港立市战略,一以贯之地坚持把厦门经济特区打造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上世纪80年代特区初创时期,组织编制了《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确定了“众星拱月,一环数片”的组团式发展布局,并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特区建设的突破口来抓,集中精力做好湖里工业区、高崎国际机场、东渡港一期等八大基础设施项目,为打造“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夯实基础。9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建设由岛内向集美、杏林、海沧呈扇面拓展,并以海沧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把特区的工业从岛内迁向岛外,并同步推进岛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现代化城市发展格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大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厦漳泉同城化发展,实施建设重点从本岛向岛外拓展的战略性大转移,切实加强区域合作和山海协作,使厦门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辐射功能更加凸显。

厦门始终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既定的在岛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岛外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的科学布局。30年来,实现了从轻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向光电、软件等技术密集型升级,形成电子、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壮大,旅游会展、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提升的产业格局;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1∶49.7∶49.2,实现了从工业为主导到二三产共同支撑的转变,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升级中形成良性互动;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动力实现了从高度外向型到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内外需齐拓展的飞跃;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全市生产总值从1981年的7.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60.7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7.4%,财政总收入由1981年的1.95亿元增至2010年的526.0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1.5%,2010年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1.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6万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每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处于领先水平。厦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人才为第一竞争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内涵型、效益型、开放型、集约化的发展路子,被评为2011年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典范城市。

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妨碍发展的思想束缚和体制障碍,走经济社会始终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之路。

改革是对旧体制的变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突破重围的精神、敢冒风险的勇气、开拓创新的手段,在摸索实践中实现突破,在化解矛盾中推向深入。厦门经济特区坚持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就坚决地试、勇敢地闯,“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正是凭着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厦门率先在众多领域和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大力破除旧体制的弊端和束缚,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在全国的改革中发挥了有益的示范性作用。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和体制创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率先“松绑放权”,实行两权分离,推行“厂长(经理)经营责任制”、国企负责人“年薪制”,在全国率先撤销“八大工业主管局”,增强企业自主权,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使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在构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政府采购、医药采购等公开招投标制度,推行土地房产两证合一、土地有偿转让等举措,率先建立起开放、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劳动力、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体系。在社会领域改革方面,不断推进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文化等体制改革,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始终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健康发展。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率先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价格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外贸体制、土地管理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名列2011年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榜首。

在推进各项改革过程中,厦门始终注重站在全局高度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和人民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使各项改革有机衔接、避免脱节,各项措施相辅相成、综合配套;注重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既主动积极又比较稳妥,把改革力度与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确保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注重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充分考虑特定阶段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关注群众的感受和社会的反应,广泛听取并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改革有效推进,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动力和活力。

三、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着力软硬环境建设、内外资引进、开拓国内外市场“三个相结合”,走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开放发展之路。

打破封闭、走向开放是经济特区的首要任务,利用侨资、台资是厦门特区的重大优势。厦门始终掌握对外开放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坚持统筹内外、区域协作,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知识、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对外开放。厦门利用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全国率先设立外资银行,最早允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最早进行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探索,率先设立台商投资区,通过设立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特殊开放区域,促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2006年11月,厦门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集聚、产业配套为目标,坚持台港侨外并重,劳动、资金、技术“三个密集型”一起要,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坚持外引内联相结合,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协作,推动厦泉漳龙城市联盟,首倡闽西南5市建立经济协作区,推动闽粤赣相邻13市建立区域经济协作区,努力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对外开放中,厦门坚持以我为主,不断提高发展外向型经济水平。特区初创时期,注重发挥侨乡优势,坚持内外资一起抓,大中小项目一起上,积极引进生产型、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企业,开创利用外资的良好局面。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后,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自主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金融商务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中心,以强化外资实际到位和引进外资龙头大项目为突破口,拓展招商领域,重视引进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大力吸引外资参与国企改造,“筑巢引凤”与“腾笼引凤”相结合,加强外商投资产业引导,加强产业链招商,推进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积极搭建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全力办好“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使之从地方性展会上升为国际性展会,从招商引资向双向投资、双向交流提升,成为厦门联结海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着力完善外贸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努力改善通关环境,实施科技兴贸和多元化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到2010年底,厦门口岸外贸进出口累计总额3827.9亿美元,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全市累计签批外资项目9007项,合同外资总额336.2亿美元;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8%,外向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四、始终坚持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着力先行先试,全面拓展两岸交流合作,走促进台海和平、服务祖国统一的共赢发展之路。

在推进特区建设的同时,厦门始终坚持以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和部署,始终走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最前沿。充分认识加快自身发展与抓好对台工作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坚持一手着力加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增强自身实力,树立经济特区科学发展的鲜明形象;一手着力推进对台交流合作,努力扩大成效和影响,不断增创对台新优势,增强对台湾同胞的感召力,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充分发挥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立足“台”字建设特区,利用“台”字发展特区,自觉地把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对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台湾同胞正是通过厦门这个对台工作前沿平台,直接感受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不断增进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探索对台工作新路子。从两岸交流最需要突破的领域入手,从对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着力,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打开了包括地方对地方、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在内的广领域、多层次沟通渠道,有效地服务了中央对台工作大局。坚持把以人为本、争取民心作为对台工作的重大课题和突出任务来抓,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落实到各项对台工作中,通过推进经贸交流厚植共同利益,通过深化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认同,通过密切人员往来升华情感认同,不断促进两岸经济的相互渗透,强化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增进两岸同胞的骨肉深情,更好地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融合。充分挖掘全市对台工作资源和潜力,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了同心同德做好对台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走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和谐发展之路。

厦门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发展,也率先走向共同富裕。在全国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村(居)干部固定补贴制,最早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统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近几年来,厦门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具体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积极破解“住房难”,率先构建住房供应体系及住房保障体系,为全国解决低中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积累了有益经验;积极破解“就医难”,构建让市民及时就医、方便就医、合理就医、合理负担、具有厦门特色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积极破解“就学难”,完善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破解“交通难”,加快岛内外路网建设,创新交通管理体制,加大交通综合整治工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居民出行。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建立和完善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和谐社区、和谐镇村建设,进一步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特区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注重发挥传统优势,充分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是厦门的成功之道。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奉行依靠人民办特区的宗旨,努力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在全国率先制订《立法条例》,使制订法规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率先实行听证会制度,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行风评议制度等,开通市长热线和专线电子信箱,畅通市情民意反馈渠道,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小到公交收费调整,都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厦门始终坚持“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特区建立后不久,就制定通过了《市民文明公约》和《厦门市“十不准”规定》,并坚持不懈地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锻造和提升厦门人的精神品质。厦门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以“六个紧密结合”,即优秀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市民道德自律和政府法治建设紧密结合、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文明创建活动和坚实有力的物质保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自发行动和政府引导扶持紧密结合、爱国主义精神和祖国统一大业紧密结合,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2008年和2011年,厦门连续三届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十二五”时期,厦门市委、市政府将按照大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的总体思路,积极营造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六、始终坚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

厦门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但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尤其需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特区建设30年来,厦门自觉遵循可持续发展方针,以创建生态城市、全面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统筹起来考虑,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目标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探索出一条高科技、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高速度、低成本的发展新路。厦门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2000年厦门编制《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构建支撑整个生态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市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重视建立生态保护工作机制,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任务纳入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将生态保护纳入考核体系,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逐步形成了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生态建设工作机制。率先制定全国首个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对如何在一个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等环保工程,开展筼筜湖、西海域、环东海域等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20几个国家级以上城市荣誉称号。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示范工程在全球推广示范,在上海世博会上,厦门案例作为中国“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案例”,向全世界展示了独特的魅力。

厦门坚持集约发展方式,以系统、全程、长远、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积极构建涵盖三次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率先出台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地方法规,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动静结合、注重实效”原则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模式,在废物资源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清洁能源生产等方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和运行体制,努力推动企业内部形成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企业之间形成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中循环”,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包括产业体系、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在内的“大循环”。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采取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以及资源集约化利用等措施,努力破解资源缺乏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广泛的社会实践,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城市的永续发展。

厦门在30年特区建设发展历程中,始终遵循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实现了经济发展由“更快更好”向“又好又快”的提升;特别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注重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坚持统筹推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努力促进市民综合素质与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特别注重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大力发展资源低耗型、科技先导型、生产环保型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之路,充分揭示了科学发展的真谛,成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精彩缩影、一个重要窗口、一个典型示范。厦门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之路,充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精彩缩影、一个重要窗口、一个典型示范。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