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创新实践
厦门经济特区30年建设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益启示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厦门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履行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经济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 一、始终坚持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 厦门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赋予的政策,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坚持以港立市战略,一以贯之地坚持把厦门经济特区打造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上世纪80年代特区初创时期,组织编制了《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确定了“众星拱月,一环数片”的组团式发展布局,并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特区建设的突破口来抓,集中精力做好湖里工业区、高崎国际机场、东渡港一期等八大基础设施项目,为打造“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夯实基础。9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建设由岛内向集美、杏林、海沧呈扇面拓展,并以海沧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把特区的工业从岛内迁向岛外,并同步推进岛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现代化城市发展格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大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厦漳泉同城化发展,实施建设重点从本岛向岛外拓展的战略性大转移,切实加强区域合作和山海协作,使厦门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辐射功能更加凸显。 厦门始终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既定的在岛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岛外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的科学布局。30年来,实现了从轻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向光电、软件等技术密集型升级,形成电子、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壮大,旅游会展、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提升的产业格局;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1∶49.7∶49.2,实现了从工业为主导到二三产共同支撑的转变,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升级中形成良性互动;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动力实现了从高度外向型到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内外需齐拓展的飞跃;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全市生产总值从1981年的7.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60.7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7.4%,财政总收入由1981年的1.95亿元增至2010年的526.0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1.5%,2010年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1.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6万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每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处于领先水平。厦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人才为第一竞争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内涵型、效益型、开放型、集约化的发展路子,被评为2011年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典范城市。 |
- 2011-12-24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图片展开幕 免费展出1个月
- 2011-12-24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
- 2011-12-22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文明,最美的城市风景
- 2011-12-21三十而立展风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的成功实践
- 2011-12-21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 央视将连播厦门特区专题
- 2011-12-20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厦门 因文化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