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创新实践
三、在特区跨越式发展阶段,抢抓机遇,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既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又面临广泛而深刻的矛盾。在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特区肩负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经济特区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在新起点、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特区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2006年和2010年,胡锦涛两次到厦门考察。他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指出:“厦门经济特区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鉴于厦门在两岸关系上的独特地位,他特别强调:“厦门经济特区要切实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真心实意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感情更融洽、团结更紧密,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以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海西战略地位提升、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等诸多历史机遇为契机,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为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率先推行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被誉为“全国房改新政的蓝本”。率先实现了城乡统筹、一体管理的全面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被誉为“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一个鲜活蓝本”。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法规,率先制定我国首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和“腾笼换凤”战略,大力发展“飞地工业”。全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坚持着力二三产共推进和内外需齐拓展,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等。厦门在先行先试中也实现了科学发展新跨越。 为开拓两岸关系新局面,厦门更是勇挑重担,新举频频:率先赴金门举办两岸商品展,率先开放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率先实现厦台基层政党交流历史性突破,首开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团赴台参访,以及两岸区级基层政党交流;建立全国规模最大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全国首个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率先允许台资金融机构参股大陆银行,率先引进台资保险法人机构;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对台体育合作交流基地;首开在厦台胞荣任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先河”,等等。通过这些举措,把厦台各方面交流交往不断推向深入。 30年,三个阶段,三大跨越。30年,厦门经济特区很好地充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很好地充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路先锋。 |
- 2011-12-24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图片展开幕 免费展出1个月
- 2011-12-24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
- 2011-12-22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文明,最美的城市风景
- 2011-12-21三十而立展风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的成功实践
- 2011-12-21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 央视将连播厦门特区专题
- 2011-12-20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厦门 因文化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