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解读厦门文明创建12字经验

xm.fjsen.com 2011-12-21 08:41  易福进 鲍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海峡导报12月21日讯 (记者 易福进 鲍娜/文 张向阳/图)“领奖只是一瞬间,背后是全市上下长期的持续努力。”昨天,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代表厦门载誉归来时,在机场如是说。

在这之前的2005年、2008年,厦门已经从北京连续带回两本类似的表彰证书。能否“三连冠”,厦门在期待,全国在关注,于伟国此前亦多次坦言,“要三连冠,压力很大”。

厦门上下合力如愿交出了一份文明综合建设的出色答案——总分全国第一。昨日晚上,于伟国在接受导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时,解读了厦门“三连冠”背后的城市经验。

厦门夺冠的三大主因

全国文明城市竞争非常激烈,其它城市同样在关注,厦门何以“三连冠”?

在于伟国看来,厦门的创建优势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第一,优美洁净的城市环境,不管是厦门市民还是来往的游客,都无比赞叹厦门的干净、美丽;第二,高素质的厦门市民,城市开放包容、充满活力,人民友好热情、文明礼貌,每天都演绎着温馨的文明故事;第三,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军民共建等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往更深层次去想,于伟国认为,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厦门多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涵养出来的一种文明自觉、一份文明自信。

“这样,文明创建就变成一种常态的工作,变成一种普遍的行为,变成一份热爱城市的强烈情感和家园意识。”于伟国表示,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和精神面貌,是厦门一直能够保持领先的最大优势,“我常常为厦门市民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热爱家园意识所感动。”

文明创建,光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不行,市民的努力没有党委、政府的力量也难以形成合力,于伟国说,关键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三连冠”的12字经验

“三连冠”的厦门,文明创建背后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功不可没。

在于伟国看来,厦门创建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字:为民创建、创新创建、持续创建。

于伟国解释,为民创建,就是始终围绕一个“人”字,把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为民办实事好事相结合,从一件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打造 “幸福厦门”。他举例说,今年以纪念厦门经济特区30周年为契机,推出30项惠民措施,投入资金135亿元,一系列为民利民举措,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实惠。

创新创建,在于伟国看来,就是始终突出一个“新”字。即始终注意针对创建工作的新形势、新标准,顺应市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在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加以改进创新。比如,在创建机制方面,厦门完善了点评制度、每季度组织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将创建纳入部门绩效考评等,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化发展。

而持续创建,则是始终坚持一个“恒”字,不是检查来了抓一阵子,不是突击性的工作做法,而是真正把文明创建作为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让全市广大市民都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一抓到底的责任链条,有效推动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连冠”如何改变厦门

“三连冠”背后,厦门也已被深刻改变。

于伟国表示,创建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五个促进”上:促进了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促进了城乡环境更加优美,促进了文明风尚蔚然传播,促进了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促进了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以促进城乡环境更加优美为例,厦门已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8%,主干道、重要节点、旅游景区等综合景观精致大气;以幸福指数为例,全市财政一般预算6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社会保障等多项成效走在前列、成为全国蓝本,率先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多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责任编辑:房小奇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