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国畅谈厦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背后故事
“文明创建确实不容易,但这个不容易不是获得奖牌不容易,而是全市人民付出的汗水、心血不容易!”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 (商报记者 刘清华 詹璟)昨日,从北京传来厦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喜讯,全市上下兴奋不已。而刚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一下飞机,就在机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连续用了几个不容易来形容厦门的“三连冠”。同时,他还深情地向记者畅谈起“三连冠”背后的故事。 “三连冠”,只是新的起点 “连续三届第一名,厦门真的不容易呀!”于伟国说,此次去领奖,对文明城市的认识更深切了,“不容易”不是奖牌得来不容易,而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全市人民持续创建、全民创建的过程不容易。“领奖只是一瞬间,但是‘三连冠’这个殊荣背后,却有着无数厦门人流下的汗水、付出的心血,厦门人民不容易。” “很多人问我‘三连冠’以后怎么办?我想说的是,文明创建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创建文明城市的征程,要像创造幸福厦门一样,不断向前走。”于伟国说,全市要围绕提高认识,提升思路,创新机制,增强实效的总要求,不断提升全市创建文明的整体合力和实际成效,真正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发展成为为民创建、全民创建、全民共享的过程。 于伟国认为,城市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提升,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的素质也会随之提升,这样,又反过来进一步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合力。老百姓越爱厦门,就越愿意为创建文明城市而付出。于伟国说,厦门应以此次“三连冠”为新起点,为厦门的建设创造更加坚实的基础、不竭的动力和更美好的前景。 “三连冠”,给市民带来了什么? 很多人以为,文明城市创建仅仅局限于精神文明层面,太过于抽象。 于伟国说,现在的文明创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精神文明创建,她还包括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这些文明不仅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外来农民工、旅游者的利益和生活及工作密不可分。 “比如城市的服务功能,像公交、教育、卫生等,只有在创建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提升,而百姓也才能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受益。”于伟国说。 目前,厦门全市财政一般预算6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社会保障多项成效走在前列,成为全国蓝本。 “三连冠”, 围绕的是“人”字 “全国文明城市”竞争非常激烈,为什么厦门能够三年蝉联冠军? 于伟国说,这与厦门创建文明城市有着扎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这个基础来源于市民良好的素质,来源于长期创建过程中,从基层基础做起的持之以恒的做法,也来源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干部和广大市民的齐心协力。” 创建文明城市,只有干部的努力不行,在于伟国看来,“厦门人民特别爱厦门”,这就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源动力。文明城市的创建,带来了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创建过程中,全市市民为创建付出努力,成为创建的主体,最后,又成为创建的受益者。 于伟国认为,厦门之所以能够胜出,从深层次上看,是厦门多年来在全国文明创建中涵养出来的一种文明自觉、一份文明自信。有了这样的文明自觉、文明自信,文明创建才会变成一种常态工作。 厦门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支持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98.8%。 “三连冠”, 不是巧合,是必然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荣获“文明城市”殊荣,在很多人看来,这像是一个巧合,但在于伟国看来,这更是一种必然。 于伟国说,时间上的巧合,反映出的是全市、全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3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创建文明城市的持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先行先试、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所产生的收获和成果。因此,厦门文明城市“三连冠”是必然,不是巧合。 |
- 2011-12-21厦门再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连续第三次获殊荣
- 2011-12-20福州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 2011-11-29福州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
- 2011-11-29福州入选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候选名单
- 2011-11-29福州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 每三年表彰一次
- 2011-11-28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候选名单公示 福州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