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令人心动的名字,不只是沧海桑田的变迁,不只是朴素达观的安居……这里,幸福路,不只是一条路。
藏身厦门厦禾路南侧故宫路的第一个岔口,一个小小的路牌,蓝底白字,提示来者,已脚踏幸福路的起点。不少久居厦门的人也未必认识它,因此,常常轻易便被路牌上的“幸福”二字,击中内心柔软而温暖的部分。
□早报记者 苏丽艳/文 丰晓飞/图
新老厦门人的安居
幸福路恐怕是厦门广义上“外来人口”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1956年,22岁的江信寿从福州来到厦门,就职于木材公司。当时,厦禾路上聚集着一大批的工厂企业。后来兴建统建房,包括木材公司在内的部分企业的统建房就在幸福路上。按江信寿的说法,当时他们居住的楼房,可算是“高级楼”了,不少和他一样从省内其他地方甚至外省调来的同事纷纷幸福入住。
幸福路上,人们感受着各自简单的幸福。
江信寿有4个儿子,都在岛内买了新房。但他习惯了幸福路的生活,舍不得处了几十年的街坊,更重要的是,他一刻也闲不住——退休后,江信寿在幸福路边开了一个小食杂店。因此,虽然早已退休,他和老伴却仍住在这幢列编幸福路7号的旧楼房里,偶尔到附近的老体育场走走,日子简单而充实。
江信寿当年的退休工资只有几百元。这几年,随着厦门养老金标准的上调,他的退休金水涨船高,一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这也是他和老伴能够安居幸福路的原因之一。
同样安居幸福路的,还有60多岁的李淑珍。她是东北人,上世纪60年代末随退伍的丈夫来到厦门。李淑珍还记得,那时是冬天,却只要穿一件衣服。从此,她便深深爱上了温暖的厦门,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只回过一次老家。
温和的气候、完善的配套以及良好的福利,把江信寿和李淑珍一辈子留在了厦门,留在幸福路。如今,他们会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已经成为新厦门人眼中地道的老厦门人。
30多岁的小林是“新厦门人”的代表,他在幸福路上开食杂店。因为租金是厦禾路沿线店面的一半,靠着这间食杂店,来自漳州的小林成了家,虽然户口未能迁到厦门,女儿却顺利划片区入读公办学校。每天守着幸福路,小林感受的幸福很简单,就是女儿无忧无虑的一抹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