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航运事业30年来不断壮大 欲打造"东方名港"
【核心提示】以港立市,以港兴市。 港口航运业,一直是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战略方向。厦门这颗位于祖国东大门的“海上明珠”,是内陆省份的重要出海口,且毗邻宝岛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航运发展优势。
蓬勃发展的厦门航运业。(本报记者 梁伟摄)
邮轮中心厦金航线。 进入改革开放后,厦门航运业抓住机遇、先行先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30年前,我市航运业只有少数几家国有航运企业和乡镇客渡运,船舶类型也仅为木质客船和1000载重吨以下的小型货运船舶,行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缺乏规范化的管理;30年后的今天,全市水运行业呈现繁荣景象,当前已拥有各类水运企业522家,船舶417艘,运力159万载重吨,厦金直航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35万人次,约占全省“小三通”客运量的95%。 秉承“政务公开化、管理透明化、服务人性化”,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在30年间,创新管理思路,大胆先行先试,推进水运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同时抓住机遇,吸引大量资本入驻厦门,壮大航运实力。现在,厦门已经成为全省市场管理最规范、运力规模增长最快、国际海运最发达的城市。厦门航运,正在成为厦门打造“东方名港”的坚强后盾。 建设一张布局合理、周密便捷的水运集疏网络,这是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在“十·五”初期立下的奋斗目标。
依照《集装箱场站防台指南》,水运处运政人员检查堆场安全设施。
水运处运政人员正在检查旅游客船的船舶证书。 “十·五”初期,厦门刚刚确立“以港立市”发展战略,水水联运成为发展港口经济不可或缺的运输形式,给水运行业带来了蓬勃生机。在这个奋斗目标下,厦门水运行业取得一次跨越式发展,开始以崭新的面貌,承载着特区建设、对外开放、经济贸易、对台工作的历史重任。 “十一·五”规划中,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再次把握厦漳港口整合和国家给予福建先行先试优惠政策的大好时机,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吸引大量资本入驻厦门,水路运输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航运企业业绩成倍增长,运力规模迅速扩张。 这为“十二·五”创造了良好开局。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11月30日,厦门市已拥有各类水路运输企业及其服务业522家,国内运输船舶408艘,计143万载重吨1.30万客位;国际运输船舶18艘,29.55万载重吨;拥有场站面积215万平方米,仓库面积31.1万平方米;另有56家班轮公司经营厦门集装箱班轮航线;完成水路客运量747.96万人次,同比增长9.95%;货运量3794.72万吨,同比增长15.58%。 时至今日,厦门港已开辟国际、国内集装箱班轮航线188条,其中远洋航线50条、近洋航线36条、港台航线21条、内支线35条、内贸线46条,每月航班数达到992班,成为厦门港口的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水路运输及其服务业对厦门经济的贡献不容小觑。仅以船舶运输业务的企业为例,虽然企业数量仅有69家,但注册资本却达到24亿元人民币,实际投入资本达71.33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货运企业投入资本1.3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入驻厦门资本超过30亿元人民币。 高投入的水路运输企业,同样为社会创造巨大效益。例如,2010年,厦金直航客运运费收入近7000万元,水路货物运输收入达到20亿元。更为难得的是,水路运输及其服务业为社会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知识型、技术型就业机会,又为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贵的船员实习的机会,成为培养大批优秀港航事业工作人员的基地,为今后厦门港口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资源。 虽然从绝对数上看,厦门水运的实力还不如一些水运强市,但经过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多年的宣传和努力,厦门的投资环境与航运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其投资价值日益显现,2004至2005连续两年运力规模翻一番,为福建省运力增长最快的地市之一。 2010年,全市水路运输企业较三十年前增加了6倍,各类服务企业从零发展近500家,水路客运量增长了22倍,货运量增长了35倍。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航商选择厦门为其发展置业(航运业)的首选之地,厦门航运业发展已驶入了快车道。 【四大亮点】 积极引导 打造“黄金通道” 为将厦门对台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致力于推动发展台湾运输通道,在搭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中积极先行先试。 从2001年开通时的“个案审批”到现在的每天往返36个航班;出入境旅客从2001年的两万多人次,到今年超135万人次,厦门客运航线成为两岸人员往来的“黄金通道”,奠定了厦门对台航运的“首席”地位。 近年来,面对“大三通”及空中直航的强势竞争,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积极引导,促使厦金直航发挥便利、快捷优势,增加航班密度、提高船舶档次和服务品质,继续吸引广大台胞及大陆赴台旅游者,客流量继续保持超前增长态势——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两岸人员往来人数约为1700万人次,厦金客运直航127万人次,这意味着约每14人就有一位选择了厦金航线,是两岸往来通道中的绝对“黄金航线”。 今年6月,为顺应来厦人员赴金门游的需要,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适时调整航班布局,延长船舶运输服务时间,确定合理的加班机制,全面保障赴金旅游工作,为厦金直航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不断推动完善对台航运网络,从2009年起,借两岸全面实现双向海上直航之机,积极沟通协调,促成专业对台客运企业——厦门闽台轮渡有限公司组建,“中远之星”轮开通厦门—基隆/台中航线,成为两岸唯一常态化的客滚运输航线和船舶,使厦门往来台湾海上通航形式更加丰富,厦门对台前沿堡垒作用更加突显,不负历史赋予特区的重任。 优化服务 “海上游”成城市名片 厦门海上旅游客运起步于90年代中期,以“海上看金门”为主要特色。 为扶持、引导和规范海上旅游客运健康发展,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创造性地开展游船营运标准化评定、“文明客船”评比和服务质量考评,严格规范“海上游”客运停靠站点,大力倡导“海上游”客船运力更新,加快推进海上旅游客运行业的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的“三化”进程,大大提高了船舶档次和服务水平。 通过多年努力,2008年4月1日,厦门施行《厦门市水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从根本上保障了海上旅游客运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推动海上旅游客运达到“三优(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目标。 从起步之初的木质船、小型客船、年客运量2万余人,海上旅游客运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高档旅游客运船舶24艘、5101客位、年客运量连续三年超百万人次的海上旅游客运项目(预计2011年客运量突破150万人次),年消费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现在,厦门海上旅游客运成为来厦游客必选项目,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领头羊”。 国际海运 和港口经济齐头并进 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成立的三十年也是国际海运市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三十年。国际海运企业及其辅助企业数量从不足十家发展到355家,其中无船承运人有195家,占全省同类企业的87%;集装箱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第一个十年(1991—2000),集装箱吞吐量从7万标箱发展到突破100万标箱;第二个十年(2001—2010),从100万标箱发展到582万标箱,居全国港口第7位,世界港口第19位。 为保持国际海运良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国际海运和国际海运辅助业的审批功能和地方监管功能,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把促进国际海运和港口的发展作为行业管理的第一要务,在全国率先实行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增强了行业监管的主动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全面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管理重点和服务内容,规范国际海运市场经营行为,保障国际海运和港口经济齐头并进。 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还指导成立厦门市船舶代理协会和福建省集装箱场站协会,先后联合相关协会编制了《厦门港国际船舶代理经营行为规范》、《厦门班轮航线图》、《集装箱场站防台指南》等专业性文本,填补了全国同行业空白,更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欢迎,为厦门国际海运蓬勃发展、为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样板 翔安成我市航运中坚 2003年以前,翔安区仅有1家航运企业,主要经营大小嶝区间客渡运输和海上沙石运输。近年来,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积极推进翔安区航运业发展,得到了翔安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创造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从提供办公场所到税收优惠,从区港航管理站的一对一服务到办理各类手续绿色通道,这些优惠政策使许多经营者充分认同了厦门翔安区的航运发展环境,纷纷来厦设立航运企业,成为壮大我市航运业的中坚力量。 目前,航运业已成为翔安区第二大经济支柱。2009年度翔安区纳税大户中,航运企业有9家上榜,占翔安区航运企业总数的45%。当前,翔安区已有24家航运企业,拥有运力近60万载重吨,翔安区的航运事业正为构建以厦门港为中心的运输网络发挥出重要作用。 【专访】 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处长于爱玲: 设计蓝图 加快发展步伐
于爱玲 记者:三十年间,除了一些硬性发展数据外,哪些方面体现出厦门水路运输市场的繁荣? 于爱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厦门的水路运输市场得到长足进步,运力结构趋于多元化。 比如,从类型看,包括了散杂货、集装箱、多用途、油品、液货危险品等各种类型船舶;从航线分布上看,远近洋、内贸、对台、内支线、区间等运输航线均有参与;从行业分类上看,运输业和与之相关的各类辅助业、服务业种类齐全,均衡发展,尤其是国际海运无船承运业务,占全省85%;从运力规模来看,大到近5万载重吨船舶有之,小到几十载重吨船舶亦有之,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为海西建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水运业短暂复苏后再次进入低谷期,面对这种形势,水运处将如何作为?厦门水运持续发展的亮点又在哪里? 于爱玲:航运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水运处将尽力为困境中的行业经营者提供一个宽松、规范的发展环境。现在,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已向市政府提出了详细的政府扶持计划,希望能为正经历寒冬考验的水运行业送来一丝温暖。 同时,在市政府“以港立市”、建设“东方名港”和国际型旅游城市等政策指导下,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将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厦门海港优势、对台优势、政策优势,推进建立以航运为主导的综合运输体系,继续激发厦金航线潜能,先行先试,在推进赴台游中巩固其“黄金通道”地位,并以此推动厦金客滚运输取得突破性进展。 另外,水运处还将积极解决我市东西部旅游客运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开发东部海域旅游客运,为厦门旅游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大力推进厦门邮轮母港建设,设立专业邮轮公司,开通厦台邮轮航线,为形成我市持续发展的邮轮产业链奠定基础。 |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07-29世界三大航运巨头海沧"聚首" 远海集装箱码头试投产
- 2010-11-19厦门国际航运码头一“最牛”摆摊被查处了
- 2010-09-01厦漳两港合并向国际航运枢纽港迈进 昨日揭牌
- 2010-06-30五大举措 助推厦门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港(图)
- 2010-06-14海峡论坛将研讨航运 闽台空中巴士有望半小时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