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建设30年:特区30年 厦门的"飞跃之路"
“鹭江”号上的讲话 在纪念馆大楼北侧,放着一艘交通艇,曾莹说,这是著名的“鹭江”号,先后接待过包括邓小平、江 泽民、胡锦涛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100多位,还接待过尼克松、西哈努克等许多外国贵宾。 1984年2月8日,邓小平乘坐“鹭江”号,一边眺望鼓浪屿的海上风光,一边听取省市领导的工作汇报。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铺开的地图上汇报:厦门经济特区只有2.5平方公里,实在太小了,最好能把范围扩大到全岛。邓小平回京后不久,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包括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 1985年,曾莹大学毕业后没回老家漳州,而是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满怀憧憬来到了厦门。“经济特区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新鲜的概念,充满着吸引力。”曾莹激动地说,虽然当时条件并不好,但大家胸怀理想、满腔热情。 “那时,厦门真正的城区并不大,也就厦大、轮渡、中山路这一带,连厦门火车站还都是郊区。我是搭乘火车来厦门的,记得火车站旁边就是稻田。”当时的曾莹根本无法想象如今厦门火车站的繁华程度。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后,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以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商场和公园也日益增多……在厦门投资兴业的台胞越来越多,台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曾莹说,不时会碰到台湾人,大家说着一样的闽南话,很亲切。 纪念馆里的资料也多次提到,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先行先试和推动两岸交流,始终是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使命。如今,厦门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大的台资企业聚集区和台商聚集区。 |
相关新闻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 10年拆迁10万户
- 2011-12-12厦门特区30周年:“漂”在厦门 就像回到家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6厦门特区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时光”
- 2011-12-05厦门特区30周年:国际赛事汇聚世界目光
- 2011-12-02厦门特区30周年:筼筜湖 臭水坑变身城市客厅
相关评论